[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24736.7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7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东;李宣春;林国旺;钮亚平;薛文成;梁秀芝;刘志龙;王功;宋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市新荣区宏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D43/063 | 分类号: | A01D43/063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居延娟 |
| 地址: | 037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紫花苜蓿 收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紫花苜蓿收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二号槽口,且二号槽口内部卡合连接有若干个一号固定块,两个所述一号固定块外表面一侧分别焊接有二号支撑杆和四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支撑杆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三号支撑杆,所述四号支撑杆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五号支撑杆,本装置中通过把手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三号支撑杆和五号支撑杆进行相错移动,同时在三号支撑杆和五号支撑杆分别连接有二号支撑杆和四号支撑杆,从而二号支撑杆和四号支撑杆也会跟着相错移动,同时在二号槽口内部设置有两个一号固定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紫花苜蓿收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紫苜蓿是豆科苜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100厘米。叶具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圆,中肋稍突出,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有毛;托叶披针形,先端尖,有柔毛,长约5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齿狭披针形,急尖;花冠紫色,长于花萼。荚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种子数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在中国为栽培植物;世界各国都有栽种。为优良饲料植物;又可作绿肥;种子含油10%左右。
通常在小范围收割紫花苜蓿时,大多数采用人工收割的方式,而且在收割完之后,还需要再进行统一的收集,不仅让收割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消耗很大,而且工作时间也很长,同时效率还不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具有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同时是收割的效率大大提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二号槽口,且二号槽口内部卡合连接有若干个一号固定块,两个所述一号固定块外表面一侧分别焊接有二号支撑杆和四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支撑杆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三号支撑杆,所述四号支撑杆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五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槽口下表面焊接有支座,且支座一侧末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下两侧分别与三号支撑杆和五号支撑杆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一号槽口,且一号槽口内部通过二号固定块固定连接有剪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号支撑杆与五号支撑杆两侧末端均焊接有卡合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收集槽,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收集槽通过滑槽与底板进行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下方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一号支撑杆,且一号支撑杆与五号支撑杆进行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剪刀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扣,所述一号槽口内部与固定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紫花苜蓿收割的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支撑杆与四号支撑杆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呈“L”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市新荣区宏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大同市新荣区宏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4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