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88787.9 | 申请日: | 2020-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2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苏清林;宋成君;宋成学;吕晓燕;江俊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九州轨道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B29C65/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塑料 贴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背的一端穿过底座,并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挡板等结构构件,可以使第一塑料垫和第二塑料垫平整贴合,避免贴合面不平整,降低瑕疵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泡沫塑料垫的贴合方式主要为人工贴合或者机械贴合,人工贴合效率较低,失误率较高,贴合面不够平整;而现有的机械贴合由于结构较简单,导致瑕疵品较多,造成较大浪费,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背的一端穿过底座,并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两侧分别活动接触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背两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箱体的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一入口,所述箱体的上端位于第一入口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第二入口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塑料垫和第二塑料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第三锥齿轮与驱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穿过螺纹孔与其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杆穿过箱体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两侧中部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杆穿过通孔与其光滑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挡板等结构构件,将挡板塞入第一入口,第一塑料垫和第二塑料垫塞入第二入口,然后驱动电动机使第一推板、第二推板推动第一塑料垫、第二塑料垫贴近挡板,使二者平行相对,然后抽出挡板,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再推动第一塑料垫、第二塑料垫进行贴合,这样可以平整贴合,避免贴合面不平整,降低瑕疵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泡沫塑料垫贴合装置的螺纹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九州轨道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九州轨道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8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工手机壳侧面的标准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