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2303.9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任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马小辉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管用 运输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包括助力把手、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在第二放置板上开设有配合通孔,在第一放置板上对应配合通孔的位置开设有配合盲孔,栏杆同配合盲孔以及配合通孔之间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放置板的底部均匀对称的布置有4个第一底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的转动连接来实现在对本运输小车承载面积的改变,当需要对体积较大的货物进行输送时,可以将第二放置板绕连接铰链转动将其打开,以此来扩大本运输小车的承载面积,同时可以在输送小型物件时将其折叠来减小其占地面积,提高其灵活性和可操控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管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通常在仓管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运输小车,而现有技术中的运输小车的承载面积固定,当遇到一些接触面积较大的物品需要输送时往往需要更换更大规格的运输车,这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复杂,同时需要准备不同规格的运输车,提高了仓管工作的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改变其承载面积的运输小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包括助力把手、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端设置有助力把手,所述助力把手同第一放置板之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同第一放置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铰链的另一端同第二放置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放置板上开设有配合通孔,所述配合通孔同栏杆之间相配合,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对应配合通孔的位置开设有配合盲孔,所述配合盲孔同栏杆之间相配合,所述栏杆同配合盲孔以及配合通孔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部均匀对称的布置有4个第一底轮,所述第一底轮同第一放置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一端对称布置有两个第二底轮,所述第二底轮同第二放置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底轮和第二底轮为带可伸缩底脚的底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铰链的数量不少于5个且布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以及第二放置板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力把手上可拆卸安装有护手套,所述护手套的材质为合成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力把手、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的材质为工程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的转动连接来实现在对本运输小车承载面积的改变,当需要对体积较大的货物进行输送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放置板绕所述连接铰链转动将其打开,以此来扩大本运输小车的承载面积,适应不同规格货物的输送,同时可以在输送小型物件时将其折叠来减小其占地面积,提高其灵活性和可操控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中第二放置板张开时的剖视图。
图3为智能仓管用运输小车中第二放置板合并后的剖视图。
图中:11、助力把手;12、第一放置板;13、连接铰链;14、第二放置板;15、护手套;16、第一底轮;17、栏杆;18、配合盲孔;19、配合通孔;20、第二底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2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