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银针灸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7114.7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志;孙丽;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始县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L2/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燕 |
| 地址: | 46522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银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针灸器具技术领域的一种镀银针灸针,包括针柄和针体,所述针柄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针柄的顶端封闭、底端开口,所述针体的顶端与针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针柄内同轴设有一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底端设有消毒卫生套,所述消毒卫生套套设于针体上,所述保护套上设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中的针柄采用透明中空的结构,同时针柄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带有刻度线的保护套,该保护套的底端与套设于针体上的消毒卫生套消毒卫生套相连,通过消毒卫生套对针体进行消毒,并带动保护套向上移动,从而显示出刺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银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需要准确找到施以针灸的穴位和进针的深度,以达到准确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带有刻度的针灸针,如公告号为CN206167381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针灸针》,该针在针体上沿纵向方向上设置有刻度。但是由于针体较细,在针体上设置刻度对精细度要求极高,工艺较复杂;另外由于针体较细,设置在针体上的刻度不便于观测。同时现有的针灸针消完毒备用时针头都是裸露在外面容易沾上污物或细菌,在对病人进行扎针时能引起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镀银针灸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镀银针灸针,包括针柄和针体,所述针柄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针柄的顶端封闭、底端开口,所述针体的顶端与针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针柄内同轴设有一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底端设有消毒卫生套,所述消毒卫生套套设于针体上,所述保护套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顶端设有翼板,所述针柄底端设有与翼板相配合的第一挡板。
优选的,所述针柄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第一挡板之上,且第二挡板上设有用于翼板通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由圆筒段和圆锥段组成。
优选的,所述针体上设有镀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针柄采用透明中空的结构,同时针柄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带有刻度线的保护套,该保护套的底端与套设于针体上的消毒卫生套消毒卫生套相连,通过消毒卫生套对针体进行消毒,并带动保护套向上移动,从而显示出刺深。
2、本实用新型在针柄内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第一挡板阻碍保护套滑出针柄,从而使针体完全处于保护套内,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通过第一挡板于翼板的配合使针体下部从消毒卫生套内伸出,便于施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3中的A-A视图;
1为针柄,2为针体,3为保护套,4为刻度线,5为翼板,6为第一挡板,7为消毒卫生套,8为第二挡板,9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始县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固始县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7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针柄式针灸针
- 下一篇: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