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钢水罐吹氩对接的罐座自动公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34101.0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巨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72 | 分类号: | C21C7/072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 地址: | 21411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钢水 罐吹氩 对接 自动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钢水罐吹氩对接的罐座自动公接头,其能解决现有承载罐座的公接头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一种适用于钢水罐吹氩对接的罐座自动公接头,包括公接管、公密封圈和弹簧,其特征在于:自动公接头还包括压头、螺杆、外压圈、内压圈和底座,压头沿竖向滑动导向安装于底座,压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公接管安装于压头下部并与通气孔连通,公密封圈安装于压头的上部并围绕于通气孔外侧,外压圈和内压圈分别压装公密封圈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并与压头可拆卸地连接,公接管的外侧环绕分布有三根以上竖直设置的螺杆,螺杆的上端与压头固定连接、下端贯穿底座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各个螺杆上分别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压头和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用钢水罐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钢水罐吹氩对接的罐座自动公接头。
背景技术
钢水罐在进行炉下钢水转运过程中需要通过对钢水吹氩气来达到搅拌钢水的作用,一般在炉下转动设备上如钢水罐车、大包回转台上多设置有吹氩气装置,当钢水罐落罐时需要将钢水罐的氩气管路与转运设备上的吹氩气装置进行对接,现有的管路对接装置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钢水罐的坐罐罐座的支撑板上设有对接通道,母接头安装于对接通道的上端接口,公接头安装于转运设备的承载罐座,对接时,钢水罐的坐罐罐座与转运设备的承载罐座初步导向对位,公接头插入对接头道的下端接口。
现有的公接头其公密封圈是嵌入于压板表面的燕尾槽内并通过压板压装于压头端部,燕尾槽加工困难,成本高;压头下安装有套设于公接管外的弹簧,用于竖直向上弹性顶装压头,但当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时存在尺寸偏差时,公密封圈的密封面与母接头的密封面之间就不平行,存在缝隙,即使通过弹簧的预紧能够消除缝隙,但存在密封薄弱点,密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钢水罐吹氩对接的罐座自动公接头,其能解决现有承载罐座的公接头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适用于钢水罐吹氩对接的罐座自动公接头,包括公接管、公密封圈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公接头还包括压头、螺杆、外压圈、内压圈和底座,所述压头沿竖向滑动导向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压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所述公接管安装于所述压头下部并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公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压头的上部并围绕于所述通气孔外侧,所述外压圈和所述内压圈分别压装所述公密封圈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并与所述压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公接管的外侧环绕分布有三根以上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所述压头固定连接、下端贯穿所述底座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各个所述螺杆上分别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压头和所述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包括上底板和上套筒,所述上套筒环绕、固定于上底板外沿,所述下座体包括下底板、下套筒和下支撑板,所述下套筒的外侧环绕分布有三块以上竖直设置的下支撑板,所述下套筒、所述下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螺杆的下端贯穿所述上底板后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位于所述下套筒外侧,所述公接管自上而下依次贯穿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套筒和所述下底板;
所述压头与所述上套筒滑动导向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头的外沿凸设有与所述上套筒限位配合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公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压圈的内侧壁之间以及所述公密封圈的内侧壁与所述内压圈的外侧壁之间分别通过斜面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压圈和所述内压圈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压头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公接头,通过在公密封圈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可拆卸的压圈对其进行压装固定,能够避免在压头上开设有燕尾槽,而且操作便捷;压头背面安装有多组弹簧,即压头在多个点位受到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当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时于某一个点位存在尺寸偏差时,通过该点位或该点位相邻两处弹簧共同作用,能够消除尺寸偏差,并为对接密封提供有效的压力,确保密封均匀性,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巨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巨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4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用钢箔、电池壳体、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防水透气留置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