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水疏干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3781.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荣;杨石飞;路家峰;梁振宁;罗志华;姜宇;张晗;陈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21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疏干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疏干井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由上下衔接的密封注浆段、过滤段构成的疏干组合结构;所述过滤段采用预制透水结构,过滤段的外直径略小于钻孔直径;所述密封注浆段位于过滤段上方,包括井管及井管外套入的不透水的密封袋,密封袋两端与井管密封固定,注浆管与所述密封袋连通。本实用新型过滤段采用预制透水结构,省去了传统降水井先成孔埋设滤管后填滤料,然后再进行冲洗的复杂工序,节约施工成本;同时可避免回填过程中施工不当导致的过滤器堵塞,过滤段具有可靠的透水性。井管外采用密封袋注浆密封,能在不同工况下与孔壁有效贴合,相比于传统粘土球密封效果好,增强了井结构的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水井,尤其涉及一种潜水疏干井结构,属于潜水降水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类深基坑工程不断涌现。在这些深基坑工程中,降水作业是提供良好坑内作业环境、保证基坑稳定的重要技术手段。
目前针对潜水层降水,常用降水井结构有管井降水、真空管井降水等,这些降水措施存在以下不足:1)过滤段是在过滤器与钻孔之间回填砾料,回填时如果砾料级配不符合要求或未按动水填砾要求施工,极容易堵塞过滤器导致出水效率降低,甚至井管无法出水;2)对于低渗透性土层,常规潜水降水井出水慢,疏干效率低。由于井管与钻孔之间仅仅回填粘土,气密性较差,即使采用抽真空的方法,抽真空时真空度较低,不能显著提高出水速度;3)在井管四周注浆的时,无法控制注浆液在土体中的流动,注浆效果不易保证,且无法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可预先制作成型的潜水疏干井结构;井管过滤段采用塑料盲沟结构,由于省去了下放井管后的回填砾料过程,同时避免回填过程中施工不当导致的过滤器堵塞;过滤段以上增加膨胀密封段,即在井管过滤器以上套入一定长度的圆柱形密封袋,密封袋为高强抗拉材料,两端绑扎固定,通过高压注浆膨胀挤压钻孔内壁来增强井管过滤段以上的气密性,控制注浆液在土体中的流动,注浆效果有保证,且可检验。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潜水疏干井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由上下衔接的密封注浆段、过滤段构成的疏干组合结构;所述过滤段为预制透水结构,于地面预先进行拼装,并与密封注浆段连接;所述密封注浆段位于过滤段上方,包括井管2 及井管外套入的不透水的密封袋3,密封袋3两端与井管密封固定,注浆管与所述密封袋3连通。
优选的,相邻疏干组合结构之间通过井管2相连,最底部疏干组合结构的过滤段下部与沉淀管6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制透水结构为塑料盲沟、透水土工布、透水管、过滤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井管2是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管材,通过焊接或可靠机械连接与井结构其他部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潜水疏干井结构具有2-5组疏干组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袋3是一定长度的圆柱形不透水的密封袋,密封袋为膨胀性材料或者直径大于钻孔直径高强抗拉材料。
进一步的,在密封袋两端采用绑扎或抱箍固定的方式与井管密封固定,并通过高压注入浆液使其膨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相较于常规的承压水降水井结构,本实用新型过滤段采用塑料盲沟,省去了传统降水井先成孔埋设滤管后填滤料,然后再进行冲洗的复杂工序,节约施工成本;同时可避免回填过程中施工不当导致的过滤器堵塞,过滤段具有可靠的透水性。
2)井管外采用密封袋注浆密封,能在不同工况下与孔壁有效贴合,相比于传统粘土球密封效果好,增强了井结构的气密性。
3)通过高压注浆膨胀挤压钻孔内壁来增强井管过滤段以上的气密性,控制注浆液在土体中的流动,注浆效果有保证,且可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3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