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67274.3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肖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创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喻莎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湾***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建筑 板材 生产 工用 涂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包括机体和储胶箱,所述储胶箱的上表面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储胶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贴合有第二连接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配合链条、旋转杆和滑杆,达到了当旋转杆旋转后能使滑杆带动注料盒在第二滑槽内移动的效果,再通过固定环,配合单向阀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使工作人员在面临特殊情况时,无需人工来回的倾倒上胶的作用,即降低了工作人员在面临特殊情况时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型板材是利用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材料堆叠而成,在其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涂胶机用来对不同材料的粘合,使复合型板材之间的贴合度更为紧密。
现有的涂胶机一般都在具有自动上胶功能的同时为了预防一些特殊情况还保留了人工上胶的功能,然而涂胶机的人工上胶就是通过人工来回倾倒胶液,从而达到涂胶的目的,然而人工倾倒胶液时难以控制出胶量,且会使工作人员的劳动负荷急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具备减轻工作人员人工涂胶的劳动负荷并良好的控制人工涂胶时的出胶量等优点,解决了人工上胶劳动负荷大且不易控制出胶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包括机体和储胶箱,所述储胶箱的上表面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储胶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贴合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远离第一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远离第二连接环的一端连通有注料盒,所述注料盒的下表面和左侧面分别连通有垂直出料管和弧形出料管,所述注料盒的底面中央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杆的表面与第二滑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滑杆靠近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左右两侧的内壁啮合有第二齿盘和第一齿盘,所述第二齿盘的中央贯穿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相适配的活动槽,通过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配合链条、旋转杆和滑杆,达到了当旋转杆旋转后能使滑杆带动注料盒在第二滑槽内移动的效果,再通过固定环,配合单向阀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使工作人员在面临特殊情况时,无需人工来回的倾倒上胶的作用,即降低了工作人员在面临特殊情况时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的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环,通过旋转固定环,从而起到了便于使注料盒脱离储胶箱限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其中所述注料盒的底面靠近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下表面与第一滑槽的底面相贴合,起到了便于滑动注料盒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其中所述注料盒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内壁贴合有进料斗,起到便于人工往注料盒内加入胶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表面靠近边沿处固定连接有旋转凸块,通过旋转盘的底面中央与旋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配合旋转凸块所在的位置,达到了可以轻松使链条带动滑杆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建筑板材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其中所述进料管、弧形出料管、垂直出料管和对接管的表面均设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创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创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7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