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信息跨链交互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05470.2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施逸;杨东;李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达朴汇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67/1095;H04L67/1097;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花锦涛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信息 交互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信息跨链交互系统,包括:中间区块链的t1节点判断区块链An是否符合第一反馈条件,若是,则t1节点获取并验证区块链An的第一数据信息;若验证通过后,则中间区块链的出块节点接收t1节点验证通过信号,将第一数据信息存储到本地链上生成区块,t2节点接收区块并向区块链Am发送交易;区块链Am接收交易执行打包出块操作;t2节点读取区块链Am的区块信息,判断区块链Am打包出块是否成功,若打包出块成功,则t2节点读取区块链Am数据,验证是否符合阈值条件。本发明通过一条额外中间区块链将区块链An上的信息保存到区块链Am上,能够支持同构链的信息复制,也能够支持异构链的跨链信信息复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信息跨链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区块链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全球。对于区块链的好处更是延展到各个领域,区块链的好处被尽可能地发挥了出来。与传统的发展途径相比,区块链的技术发展途径方面都更加快捷方便且安全可靠,这项技术的开发赢得了各个领域发展和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使用。
在区块链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区块链之间互通性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区块链的应用空间。每条链相当于一个独立账本,不同账本间无法互通,区块链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
信息孤岛从价值和信息两个方面制约了区块链的发展,区块链间互通性差导致区块链的应用空间被限制。比如:当用户想要将A链的数据转交给B链时,用户或者B链的某些智能合约需要用到A链的数据的时候只能通过手动的形式上传,这就会使得数据有可能被篡改而失去了可信性。
不论对于公有链还是私有链来看,跨链技术就是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它是把区块链从分散的孤岛中拯救出来的良药,是区块链向外拓展和连接的桥梁。
跨链就是让信息跨过链和链之间的障碍进行流通,实现不同区块链间的资产流转、信息互通、应用协同,降低链与链间传输成本。
目前为止没有公认的普适型跨链机制,不同区块链之间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差异巨大,给跨链的实现带来障碍。
大多跨链技术专注于链上资产的转移,区块链信息转移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具有使用价值,如区块链信息备份,区块链重要信息收集,提取,等等。
目前存在的区块链跨链技术各有不同,也都因其实现方法的不同存在着各种局限,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0475109.6”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块链间跨链信息交互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应用,解决不同区块链项目之间的跨链方案。跨链信息交互系统包括第一区块链、中继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第一区块链包括第一区块链账户和第一跨链合约,第二区块链包括第二区块链账户和第二跨链合约,第一区块链、中继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均设有收集人,跨链交互时,第一区块链账户向所述第一跨链合约发送跨链交互请求,中继区块链中的收集人主动收集第一跨链合约中的跨链交互请求,经签名验证后记录在中继区块链上,第二区块链中的收集人主动收集中继区块链上的跨链交互记录,向第二跨链合约发送跨链交互请求,第二跨链合约解锁映射的交互数据,并转移到第二区块链账户。但是该专利方案利用中继区块链使得各个公链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互转,避免一条区块链就是一个数据孤岛的情况;利用多个收集人收集跨链信息以及签名验证的方式,并不能够同时支持同构链或者异构链的跨链信息复制,此外该专利方案还需对原区块链进行侵入式操作,即需对原区块链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或添加额外功能来实现跨链,然而这在现有的公链中是不可接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达朴汇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达朴汇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