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智能语音送餐机器人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5765.8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B25J19/00;B25J19/02;B25J19/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保 食品安全 智能 语音 机器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智能语音送餐机器人及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置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的上方设有控制模块,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行走轮,机器人本体的前端部安装信号接收器。本发明提出的确保食品安全的智能语音送餐机器人及系统,设置餐盘放置槽与水杯放置槽能够避免出现机器人托拿不稳的问题,提高托拿的稳定性,防止造成食物的浪费,能够节约粮食,上盖能够完全盖住食物,使得食物与外界空气或者污染物隔开,保证食物的安全,防菌膜的设置能够避免食品直接与上盖接触,同时也能对食品进行防菌处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食品的味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智能语音送餐机器人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在服务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又提高了服务效率。送餐机器人在实际服务场景中,人们要求其越来越智能化,而在需要人为参与交互的过程中,机器人往往会遇到各种难题,使得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大打折扣,比较常见的是在送餐机器人到达指定送餐点位后,如果无人取餐,此时机器人就会一直等待,无法继续执行下一个任务,大大的降低了服务效率。
机器人在送餐时,如果托拿不稳,容易导致食品的掉落,加大食品的浪费;食品如果完全暴露在外面会导致食品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客人如果迟到了不干净的食物会导致身体不舒服,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中毒,所以保证食品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智能语音送餐机器人及系统,具有餐盘放置槽与水杯放置槽的形状符合餐盘和水杯的形状,更利于放置,设置餐盘放置槽与水杯放置槽能够避免出现机器人托拿不稳的问题,提高托拿的稳定性,防止造成食物的浪费,能够节约粮食,上盖能够完全盖住食物,使得食物与外界空气或者污染物隔开,保证食物的安全,防菌膜的设置能够避免食品直接与上盖接触,同时也能对食品进行防菌处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食品的味道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智能语音送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置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的上方设有控制模块,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行走轮,机器人本体的前端部安装信号接收器,机器人本体的两端侧分别安装机器人手臂,机器人手臂的手端部连接托盘,托盘的上表面开设餐盘放置槽,餐盘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水杯放置槽,水杯放置槽开设在托盘的上表面,托盘表面的前后侧分别开设有插槽,托盘的上方盖有上盖,上盖上表面的中心处安装把手,上盖的内侧壁上覆盖有防菌膜,上盖的边沿内侧固定设置有卡柱,卡柱与插槽活动连接,机器人本体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机器人头部,连接柱的一侧设有报警器,报警器的底部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机器人头部的正前方设有视觉感应器,视觉感应器的下方设置语音播放器。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手臂的手端部向内开设凹槽,凹槽的尺寸与托盘边侧的尺寸相匹配,托盘的两边侧卡接在机器人手臂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餐盘放置槽为方形设置,水杯放置槽为圆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柱设置在插槽的对应位置,卡柱的尺寸与插槽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餐盘放置槽开设的深度小于托盘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水杯放置槽开设的深度小于托盘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手臂的手端部设置湿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电性连接信号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手臂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机器人手臂相对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头部的两侧分别安装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光电器件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听交互智能机器人及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