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叉车强化试验检测系统及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71619.X | 申请日: | 2020-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于小欢;王昌;段宇;孙涛;陈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 叉车 强化 试验 检测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叉车强化试验检测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数据信息综合处理模块、行驶姿态解算模块、左右轮编码器模块、上位机控制屏、语音播报模块、远程监控台、叉车信息中继模块、网关数据传输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信息综合处理模块由ARM作为主控芯片,分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通讯;行驶姿态解算模块采集叉车行驶中的三轴角度,用于叉车位置的修正运算和试验过程判断;左右轮编码器模块采集叉车左右轮的脉冲数,用于叉车所处坐标位置的叠加运算;上位机控制屏用于现场试验过程的控制和试验状态指示;本发明对内燃叉车强化试验过程中的所有试验项目进行全过程检测,系统操作方便、自动化水平高,可以满足工程试验的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性能强化试验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强化实验过程的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对叉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叉车作为仓储物流业的主要搬运工具,而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简称:内燃叉车)作为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但由于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较为落后,叉车质量存在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平衡重式叉车整机试验的行业标准JB/T3300-2010。
为了保证叉车的可靠性,叉车制造厂家都会在叉车出厂前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检测,而行业标准JB/T3300-2010要求的内燃叉车强化试验较为繁杂和耗时,即:内燃叉车试验要求在周长超过150米且包含障碍块、上下坡、弯道、载重块等试验项目的试验跑道上连续工作不少于8小时,而且针对每一个试验项目不仅提出了速度和时间要求,还需要在试验中进行一系列包含拉松手刹、空载、满载等操作,所以对内燃叉车强化试验的检测和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内燃叉车强化试验过程的检测都是通过测试员眼看手记,还没有一套全过程的检测系统,又由于试验过程复杂、试验项目众多、需连续长时间驾驶等要求,无疑需要更多的人员参与测试,即便如此,类似于叉车的实时位置、实时状态等数据也难以准确记录。所以亟待研究和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内燃叉车强化试验过程并能实时准确记录试验数据的技术及软硬件系统,解决检测过程耗时、耗力、测不准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检验过程的智能化程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检测过程及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燃叉车强化试验检测系统及实现方法,即:在内燃叉车沿着试验场地试验的过程中,实时的计算叉车的速度、位置和叉车试验状态等信息,上位机用于实时显示的测试状态,语音播报用于实时的向现场测试员报错和提示,远程监控台用于试验过程的监测和试验数据的存储。本发明所述系统操作简单,方案合理,运行可靠,满足实际工程检测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燃叉车强化试验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叉车车身信息中继模块(2),数据信息综合处理模块(4),车身信息传感器组(5),行驶姿态解算模块(14),左右轮编码器模块(15),GPS定位模块(16),语言播报模块(17),上位机控制屏(18),LED指示模块(19),网关数据传输模块(20),远程监控台(22)。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连接系统中的所有需要供电的单元或模块,叉车车身信息中继模块(2)和车身信息传感器组(5)相连,叉车车身信息中继模块(2)还和数据信息综合处理模块(4)相连,数据信息综合处理模块(4)还和行驶姿态解算模块(14)、左右轮编码器模块(15)、GPS定位模块(16)、语言播报模块(17)、上位机控制屏(18)、LED指示模块(19)、网关数据传输模块(20)相连,网关数据传输模块(20)还通过GPRS(21)网络与远程监控台(22)进行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16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