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连续发酵组设备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31687.3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毛克成;应博凡;封雯;郑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绿峰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A23F3/06;A23F3/12;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金娟娟 |
| 地址: | 324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连续发酵 设备 工艺 | ||
1.一种红茶连续发酵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箱(110),发酵箱(110)中设有单面开口的发酵腔(210),发酵箱(110)的上端部设有与发酵腔(210)相通的排气管(140),排气管(140)上设有单向阀(150);发酵箱(110)上设有用于对发酵腔(210)进行密封的密封门(120);发酵腔(210)中设有可滑动的滑动架(220),发酵腔(210)的上端部设有两第一滑轨(230),滑动架(220)的上端部设有与第一滑轨(230)相配合的滑块(240),发酵腔(210)的上端部设有位于两第一滑轨(230)之间的第一丝杆(250),滑块(240)上设有与第一丝杆(250)相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310),发酵箱(110)中设有用于驱动第一丝杆(250)的第一电机(130);滑动架(220)包括与沿发酵腔(210)高度方向设置两竖杆(320),两竖杆(320)之间设有两用于连接两竖杆(320)的横杆(330),滑动架(220)上设有若干组垂直于滑动架(220)设置的连接杆(340),连接杆(340)的下端部设有内部中空的输气筒(350);输气筒(350)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输气筒通孔(410),发酵腔(210)中设有若干个沿发酵腔(210)高度方向设置且位于输气筒(350)下方的放置盒(260);滑动架(220)中设有输气腔(510),滑动架(220)上设有用于连通输气筒(350)与输气腔(510)的第一软管(610);发酵箱(110)中远离发酵腔(210)开口的端部设有加热机构安装盒(270),加热机构安装盒(270)中设有加湿器(280)以及电加热器(290),发酵腔(210)中设有用于连通输气腔(510)与加热机构安装盒(270)的第二软管(2100),发酵腔(210)中设有用于将加热机构安装盒(270)中空气鼓入输气腔(510)中的风机(2110);
滑动架(220)的两竖杆(320)上均设有沿竖杆(320)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360),滑动架(220)上设有可沿竖杆(320)高度方向移动安装支架(370),安装支架(370)的两端设有与第二滑轨(360)相配合的滑槽(710),滑动架(220)的中心处设有沿发酵腔(210)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丝杆(2120),安装支架(370)上设有与第二丝杆(2120)相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720),滑动架(220)的底端部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丝杆(2120)的第二电机(2130);安装支架(370)上设有若干组位于放置盒(260)与连接杆(340)之间的安装杆(730),安装杆(730)上远离安装支架(370)的端部设有导气座(740),导气座(740)中设有开口直径小于内壁直径的导气腔(910),第一软管(610)的端部与导气腔(910)相连通;输气筒(350)的两端设有与输气筒(350)内腔相通的转动圆筒(420),转动圆筒(420)的端部伸入导气腔(910),转动圆筒(420)上伸入导气腔(910)内的端部沿其周向向外扩张形成与导气腔(910)内壁间隙配合的凸缘(430);
输气筒(350)的上端部设有可转动的翻料机构,翻料机构包括两分别设置于转动圆筒(420)上且可转动的安装座(620),安装座(620)整体呈三角形状,两安装座(620)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安装座(620)的辊轴(920),两辊轴(920)之间设有传送带(630),安装座(620)上设有用于驱动两辊轴(920)的驱动机构,两安装座(620)之间还设有位于传送带(630)一端的刮板(640);
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座(620)的上且与转动圆筒(420)间隙配合的第一齿轮(650),连接杆(340)上竖直设置且与第一齿轮(650)相配合的齿条(9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连续发酵组设备,其特征在于:传送带(630)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挡柱(660),刮板(640)上靠近传送带(630)的端部设有与挡柱(660)间隙配合的条形槽(6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绿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绿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6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综合管廊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