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联转炉法生产工业纯铁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3757.8 | 申请日: | 2020-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冉;李建新;李双江;田志强;刘洪波;刘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C21C5/28;C21C7/064;C21C7/068;C21C7/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 地址: | 050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生产 工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转炉法生产工业纯铁的方法,包括KR铁水预脱硫、双联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连铸浇铸工序;所述双联转炉冶炼依次为脱磷转炉冶炼、脱碳转炉冶炼工序,脱碳转炉废钢比≤20%,冶炼全程钢包加盖保温。所述工业纯铁的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003%、Si≤0.03%、Mn≤0.08%、S≤0.003%、P≤0.003%、Al≤0.02%、O≤0.000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电弧炉冶炼过程中无法深度脱磷的问题,平均脱磷率达到92%以上,杂质元素的含量降低至0.15%以下,达到超低杂质元素的水平,能够满足超纯铁的生产要求,且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联转炉法生产工业纯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纯铁一般质地柔软,韧性大,具有低矫顽力、高韧性以及软磁性能等优点,而且其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也优于普通的铁和钢。工业纯铁用于冶炼各种高温合金、耐热合金、精密合金、马氏体时效钢等合金或钢材,纯铁或超纯铁是国防工业、电子工业上的一种磁性材料,用于雷达、通讯、电机、电子管、人造卫星等的制造。根据国内市场调查,工业纯铁的年需求在6万吨以上,目前尚缺口3万吨。
电弧炉冶炼法是最早生产纯铁的方法,最低含碳量为0.025%,含氮量较高,受石墨电极增碳的影响,不能生产更低含碳量的纯铁。另外电弧炉冶炼采用全废钢为原料,在脱磷过程中,由于废钢熔点较高,为保证炉内废钢彻底熔化就需要使熔池保持较高温度,造成钢液内部脱磷反应难以进行。
采用传统钢铁长流程生产方式生产纯铁,能够冶炼出碳含量满足使用要求的工业纯铁,但是其纯度均不高,特别是硫、磷、锰含量较高,只能生产品质一般的工业纯铁。在冶炼后期随着钢液温度升高,钢水“回磷”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在多次造渣的过程中造成钢液内铁损较大,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为最大可能的减少夹杂物含量,后续炉外精炼操作工序繁琐及设备要求高,大规模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联转炉法生产工业纯铁的方法,可以解决电弧炉冶炼过程中无法深度脱磷的问题,同时能够满足超纯铁的生产要求且能够低成本大规模进行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联转炉法生产工业纯铁的方法,包括KR铁水预脱硫、双联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连铸浇铸工序;所述双联转炉冶炼依次为脱磷转炉冶炼、脱碳转炉冶炼工序,脱碳转炉废钢比≤20%,冶炼全程钢包加盖保温。
本发明所述KR铁水预脱硫工序,扒渣亮面≥95%,脱硫后铁水中S≤0.002%,微量元素要求:[Mn]≤0.15%、[P]≤0.12%、[Cu]≤0.001%,[Cr]≤0.005%、[Ni]≤0.005%。
本发明所述脱磷转炉冶炼工序,出钢时C含量控制在2.0~3.0%,P≤0.006%,Si≤0.05%,Mn≤0.15%,出钢温度为1450~1490℃,碱度为2.0~2.5;采用滑板挡渣工艺配合下渣检测系统出钢,出钢结束通过红外探头扫描渣流面积比例达到5%时自动挡渣,降低下渣量;脱碳炉渣加入量为5.0~10.0kg/t钢。
本发明所述脱碳转炉冶炼工序,钢水经钢包倒入脱碳转炉冶炼,脱碳转炉内继续造渣,吹氧脱碳,升温去夹杂,转炉吹炼底吹全程为氩气,直至出钢结束,转炉终点控制:C≤0.06%、Mn≤0.03%、P≤0.003%、S≤0.004%、氧活度控制在350~550ppm;出钢温度为1675~1690℃,采用滑板挡渣出钢;出钢过程中,向转炉中加入白灰2.0~4.0kg/t钢,钢包中加入钙铝渣球0.3~0.5kg/t钢,出钢1/3前加入所有渣料;出钢过程采用钢包双孔底吹对称布置、底吹流量0.005~0.02Nm³/min·t钢,保证出钢全程钢水在钢包内不裸露;脱碳转炉排出的炉渣返回脱磷转炉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3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GH4169合金板材综合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稻草自动扎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