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官科冲洗液接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1865.X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静 |
| 主分类号: | A61H35/02 | 分类号: | A61H35/02;A61H35/04;A61F11/00;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6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官科 冲洗 接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官科冲洗液接收装置,涉及医用器械领域。该五官科冲洗液接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液台,所述所述接液台的内端开设有接液槽,所述接液槽的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接液台远离出液口的一侧顶端固定设置有下巴托架,所述出液口的下端贯穿接液台的底端且连接有输液管。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官科冲洗液接收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小巧、使用方便,可以将冲洗时产生的废液快速干净的收集起来,保证了诊室的洁净,同时该装置还可以让患者在重新过程中身体更加轻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官科冲洗液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五官科即“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鼾症(打呼噜)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急性咽炎以上为耳鼻咽喉科疾病分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
在五官科治疗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患者患处进行冲洗,例如眼睛、鼻腔、耳腔等,通过清洗来进行消毒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冲洗时,需要采用到各种清洗液或清洗药水,在清洗时清洗液会流下来,造成对诊室的污染,因此,在冲洗时需要对冲洗废液进行及时的收集处理,目前一般是在冲洗处的下端设置一个收纳桶来对清洗液进行收集,这种方法仍然会造成很多废液泼洒,效果较差,而且在冲洗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变,身体负担较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官科冲洗液接收装置,解决了现有冲洗液接收装置比较简陋、效果较差,而且患者在冲洗过程中身体负担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五官科冲洗液接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液台,所述所述接液台的内端开设有接液槽,所述接液槽的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接液台远离出液口的一侧顶端固定设置有下巴托架,所述出液口的下端贯穿接液台的底端且连接有输液管,位于所述出液口正下端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内端设置有废液收纳桶,所述支撑柱的后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废液收纳桶的正上端,所述定位板的板身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出液口的一端连接在进液管上。
优选的,所述废液收纳桶包括主桶体,所述主桶体的顶端活动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液口,所述主桶体的前后外壁靠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提把。
优选的,所述放置台设置成正方形板状,且放置台的上端面四角均固定设置有辅助伸缩支撑杆,四根所述辅助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接液台的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接液台内端的接液槽底部设置成倾斜状,且设置成向所述出液口处倾斜。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的下端和进液管的上端均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输液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快速接头与出液口、进液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设置成圆孔状,且进液口位于进液管的正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静,未经王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8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