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套定位及测量一体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2791.7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育;陈志波;严琴;刘加兵;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8 | 代理人: | 林传贵 |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测量 一体化 装置 | ||
一种螺套定位及测量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滑动定位组件,所述滑动定位组件的两端设有校正气缸,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将待检测品翻转后再进行检测的同心度检测装置。本发明装置在螺套加工前通过定位滑轮进行定位,然后被机械手抓取至钻床上进行加工,两端钻完孔的螺套被机械手抓取放置在送料气缸座上,整个过程只需在螺套钻孔前对螺套进行定位,在对螺套进行同心度检测时,将螺套从水平状态翻转至垂直状态,然后通过同心度检测装置对其同心度进行检测,提高了螺套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附属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螺套定位及测量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螺套毛坯件的两端进行钻孔后成为半成品件,螺套两端钻有孔径大小不一样的孔,所以就需要对钻孔后的螺套进行同心度检测。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螺套半成品件进行同心度检测,同时借助刻度尺进行测量。采用人工的方式检测孔位和同心度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也容易产生测量不精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和检测精度高的螺套定位及测量一体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螺套定位及测量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滑动定位组件,所述滑动定位组件沿滑动方向的两端设有用于校正的直线驱动模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将待检测品翻转后再进行检测的同心度检测装置。
较佳地,所述滑动定位组件包括两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定位滑轮,待进行钻孔加工的螺套放置在定位滑轮上,由直线驱动模组推动螺套在定位滑轮上移动进行定位。
较佳地,所述滑动定位组件由导轨及固定在导轨上的滑块构成。
较佳地,所述同心度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检具、升到位传感器和用于翻转待检测品的顶料气缸座,所述测量检具、升到位传感器位于顶料气缸座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顶料气缸座包括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上的凸起和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旋转气缸。
较佳地,所述凸起的直径小于待检测品的孔径,所述凸起的中轴线与送料气缸座上待检测品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较佳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品的送料气缸座,送料气缸座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滑轨、可沿该滑轨移动的V型块和推动所述V型块移动的送料气缸。
较佳地,所述同心度检测装置固定在工作平台上设置的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用于夹紧翻转后的待检测品的夹紧气缸座。
较佳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红灯报警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装置在螺套加工前通过定位滑轮进行定位,然后被机械手抓取至钻床上进行加工,两端钻完孔的螺套被机械手抓取到工作平台上进行同心度检测,整个过程只需在螺套钻孔前对螺套进行定位,在对螺套进行同心度检测时,通过将螺套进行翻转,使其从水平状态翻转至垂直状态,然后通过同心度检测装置对其同心度进行检测,提高了螺套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工作平台,2、定位滑轮,3、校正气缸,4、送料气缸座,401、滑轨,402、V型块,403、送料气缸,5、顶料气缸座,501、转动轴,502、柱状凸起,503、旋转气缸,504、固定板,6、夹紧气缸座,7、升降气缸,8、测量检具,9、升到位传感器,1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