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3587.4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弟 |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9 | 代理人: | 林玲 |
| 地址: |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透气 中耳 通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通气管本体、迂回设置的弯管以及连接底壳;
所述通气管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气腔,所述弯管设置于所述通气管本体内,所述弯管的上端与所述通气腔的底壁连通;
所述通气管本体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壳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壳开设有竖直贯穿其本身的通道,所述弯管的下端与所述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连接底壳的顶面通过细绳与所述通气管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管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底壳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刻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通气管本体的下端螺纹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管本体的顶面固定有持柄;所述通气管本体的顶部外侧壁固定有防滑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底壳的底部呈纽扣型;或者,所述连接底壳的底部呈斜口型;又或者,所述连接底壳为长条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本体、所述弯管以及所述连接底壳均由纳米防水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纳米防水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三元乙丙橡胶80-100份;聚[(双-甘氨酸乙酯)膦腈]3-5份;聚乳酸4-8份;纳米钛粉10-20份;纳米无机粉体8-15份;造孔剂10-15份;溶剂10-20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钛粉经过表面包裹处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有机粉体为纳米硅藻土和纳米贝壳粉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硅藻土和所述纳米贝壳粉按照重量比1:(0.5~0.8)混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聚乙二醇,所述溶剂为水和乙醇的混合物,水和乙醇按照重量比1:(0.75~0.9)混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三元乙丙橡胶85-95份;聚[(双-甘氨酸乙酯)膦腈]3-5份;聚乳酸5-8份;纳米钛粉12-18份;纳米无机粉体9-12份;造孔剂11-14份;溶剂12-18份。
10.一种防水透气的中耳通气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纳米防水材料制备步骤:混合,首先将配方量的纳米钛粉和纳米无机粉体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聚[(双-甘氨酸乙酯)膦腈]和聚乳酸,一边搅拌一边梯度升温,升温至110~135℃后,停止升温,继续搅拌25~40min,降温至70~90℃,得到熔融物;造孔成型,将配方量的造孔剂加入配方量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接着将所述混合物加入所述熔融物中,搅拌均匀后注入模具,固化,得到纳米防水材料;
部件制备和组装步骤:利用所述纳米防水材料分别制备通气管本体、弯管以及连接底壳,并进行组装,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弟,未经杨海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5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地图的轮廓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码垛存取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