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0835.X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毛俊鑫;李国辉;路程祥;鲁群;李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31 | 分类号: | H01M50/231;H01M50/229;H01M50/227;H01M50/2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8;B32B9/00;B32B9/04;B32B27/06;B32B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池 箱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箱板,所述底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箱板,所述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的里侧均固定连接有密闭橡胶垫,所述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液冷机构,卡接机构中包括卡板和凸轴,本发明涉及电池包箱体技术领域。该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通过设置有卡接机构,利用圆环扣进行卡接,配合凸轴、圆弧槽、固定块、按压把手、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弹簧和支杆,从而对该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实现密闭性卡接,增强该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的密闭性和防水性,同时更加的便于检修、更换时的拆卸,给予检修人员更大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箱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起火燃烧、甚至爆炸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动力电池系统原因占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动力电池起火、爆炸归根揭底就是动力电池系统内部单个或者多个电芯在碰撞、过充、内部短路、浸水等异常情况下发生热失控,进一步引发热失控扩展造成的;因此,对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就先得尤为必要,而在热管理方案中,液冷是目前较为可行且冷却效果最佳的方案。
现有的电池包箱体在对液冷板的强度、刚度、焊接性能和密封效果有较高要求,同时在进行检修、更换时,不方便拆卸,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箱体在对液冷板的强度、刚度、焊接性能和密封效果有较高要求,同时在进行检修、更换时,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箱板,所述底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箱板,所述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的里侧均固定连接有密闭橡胶垫,所述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液冷机构,所述卡接机构中包括卡板和凸轴,所述卡板的一侧与第二箱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凸轴的一侧与第一箱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弧槽,所述第一箱板的一侧且位于凸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按压把手,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与按压把手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环扣,所述圆环扣的内表面与凸轴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凸轴的外表面与圆弧槽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支杆的一端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液冷机构中包括液冷板管道、液冷板上盖和液冷板水口,所述液冷板管道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管道的顶部与液冷板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水口的一侧与液冷板管道和液冷板上盖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通讯孔、正极槽、负极槽和加热槽,且第一箱板的表面设置有电力危险标识。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的表面设置有基材层、防腐蚀层和耐磨损层,所述基材层的表面通过粘接剂与防腐蚀层的底部粘接,所述防腐蚀层的顶部通过粘接剂与耐磨损层的底部粘接。
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层中包括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层、环氧树脂层和醇酸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层的顶部与环氧树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环氧树脂层的顶部与醇酸树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磨损层中包括聚丙烯树脂层、聚氨酯树脂层和二氧化硅层。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树脂层的顶部与聚氨酯树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聚氨酯树脂层的顶部与二氧化硅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冷电池包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