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砟轨道凸台损伤的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2384.5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庆;陈占;倪国章;陈仕奇;彭志鹏;王伟;陈向浩;刘成;谷志明;孟长江;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院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00;E01B37/00;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董超男;张颖玲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损伤 治理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无砟轨道凸台损伤的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轨道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轨道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槽、两端之间形成有框架槽;
原凸台,与所述底座连接,设置在相邻的两所述轨道板之间,位于相邻两所述开口槽围设的空间内;以及
新凸台,形成在所述框架槽内,所述新凸台与所述底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结构还包括填充体,所述填充体填充在所述新凸台的周围,位于所述新凸台与所述轨道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包括泡沫层和缓冲层,所述泡沫层填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泡沫层的顶面高度等于所述轨道板的底面高度,所述缓冲层填充在所述泡沫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树脂袋和树脂,所述树脂浇筑成形在所述树脂袋内;和/或,
所述填充体还包括防水层,用于防止雨水渗入所述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凸台包括:
钢筋架,与所述底板连接;以及
凸台体,向所述钢筋架浇筑混凝土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框架槽内的所述新凸台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新凸台沿所述无砟轨道延伸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轨道板邻接;或者,
每个所述框架槽内的所述新凸台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槽内沿所述无砟轨道延伸方向的两侧。
7.一种无砟轨道凸台损伤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轨道板的框架槽内施工形成与底板连接的新凸台;
修复所述轨道板两端开口槽内的原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轨道板的框架槽内施工形成与底板连接的新凸台的步骤,包括:
在轨道板框架槽内的底板上植入钢筋体;
将第一模板固定在所述框架槽内围设所述钢筋体;
在所述第一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新凸台;
拆除所述第一模板;
将填充体填充在所述新凸台与所述轨道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填充体填充在所述新凸台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步骤,包括:
将泡沫层填充在所述新凸台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所述底板上;
将树脂袋放置在所述泡沫层上;
将树脂浇筑在所述树脂袋内;
在所述新凸台与所述轨道板之间涂抹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轨道板两端开口槽内的原凸台的步骤,包括:
凿除所述原凸台的损伤混凝土以及所述原凸台周边的填充体;
检查并补植所述原凸台损伤的钢筋;
安装第二模板围设所述原凸台;
在所述第二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修补所述原凸台;
拆除所述第二模板;
在所述原凸台周边填充新的填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院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院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3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