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导向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6517.3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谢双;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美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 代理公司: | 山东宏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2 | 代理人: | 张锦红 |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导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导向结构,包括底座、传送带、支撑结构、传送结构、水平板、斜板、分流结构、转动结构、电机、转盘、固定座、第一滑槽、滑杆、第二滑槽和转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了固定套和分流孔,使传送带运输的智能机器人先被运输至水平板上,然后经由斜板向下滑动,而斜板滑动的过程中周期性与各个分流孔连接,因此运输在斜板上的智能机器人会周期性通过各个分流孔,将各个分流孔分别连接多个流水线,则可以将智能机器人均匀得运输至多个流水线上,从而使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多条流水线上同时进行封装工作,提高智能机器人成品的封装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向结构,具体为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导向结构,属于生产运输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是指在过去的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根据内部程序的不同,智能机器人可以分为很多类,如扫地机器人、学习机器人等,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机械自动完成,完成后由人工进行封装,最后的成品即可用于售卖。
而由于机器人的生产对于零件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机器人的制作由机器完成,生产速度较快,但成品机器人的封装大多由工人在流水线上完成,而传统的流水线往往由多个工人围在一条流水线上进行作业,工作效率不稳定,因此可能存在机器人生产速度快但封装较慢的问题,即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导向结构,能够在机器人的生产运输中将机器人均匀分配到多条流水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导向结构,包括底座及其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传送带,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水平板和斜板,所述水平板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且所述水平板的一端位于所述传送带的顶部,所述斜板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斜板背离所述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电机、转盘、固定座、第一滑槽、滑杆、第二滑槽和转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斜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滑杆上开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转杆,所述转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为了使水平板能够被固定支撑,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和转轴,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的,为了使水平板能够以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通过水平板和斜板的机器人能够被分配到多个流水线,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固定套和分流孔,所述固定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分流孔。
优选的,为了使传送带上的机器人移动至水平板上后能够继续通过重力向前滑动,所述水平板的底部呈水平状,所述斜板背离所述水平板的一端呈倾斜状。
优选的,为了使斜板能够周期性与多个分流孔对接,从而将机器人通过多个分流孔运输至多个流水线,所述固定套呈扇形,且所述固定套呈倾斜状设置,所述斜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的侧面内壁上。
优选的,为了使转盘转动时即可带动斜板和水平板摆动,所述转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的边缘处,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转盘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美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美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6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