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02748.9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绿一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9/04;B21C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通道 挤压 模具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凹模,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顶部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焊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焊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与立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底部中间处焊接有上模齿条,本发明通过凹模和凸模的设置,凹凸模配合后,形成“刀口”;模具所有的工序均采用机械加工方式来完成,有效避免了放电导致的基材溶蚀,更利于模具的加工精度及加工粗糙度得到改进;通过在上模齿条使用圆滑过渡的设置,有利于金属的流动成型,从而便利于产品的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挤压模是用于将金属挤压成型的模具,是对预加热的金属坯料在外力压强下从此模具型腔挤出来,成型为所需求的产品。因此模具的粗糙度会直接影响到金属流在模具成型中的流动,给金属流形成阻力,这不利于产品的成型,更不利于模具的使用寿命。硬质合金镶件上模用放电形式加工后,上模的齿形形状不利于金属的流动,从而造成阻力大,不利于产品的成型,为此,提出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凹模,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顶部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焊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焊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与立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底部中间处焊接有上模齿条,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外侧均设有氧化铝涂层,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冷风机,所述支架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冷风机开关,所述冷风机开关的电源输出端与冷风机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冷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冷风机的一端连通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顶部连通有加气管,所述储气罐的底部与底座焊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连通有第三导气管,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三导气管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第四导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与储气罐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壳体的一端连通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导气管,所述气泵的进风口与第一导气管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箱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贯穿第一轴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叶,所述第一转轴贯穿通槽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底座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焊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座焊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第三轴承且螺纹连接有第二转叶。
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需要进行热挤压的产品放置在凹模的模腔中,通过开关组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
S2、在凸模对凹模中的产品进行热挤压时,活动板带动推板对冷风机开关进行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绿一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绿一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