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混凝土椽子加工模板夹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00428.X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缪晓东;姜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黄智明 |
| 地址: | 21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椽子 加工 模板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椽子加工模板夹持装置,包括两个规格相同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的相对一侧内壁设有内模板,且内模板的底端之间设有卡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内椽孔模具,且内椽孔模具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锁定杆,所述内椽孔模具通过锁定杆和卡板之间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夹板的底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穿杆,且穿杆的端部连接有锁头。本发明通过两侧夹板收拢,根据内模板和卡板之间凹凸结构设置,两端设有插榫和卯孔,可形成稳定的榫卯连接结构,可组合和调节角度,形成较长的浇筑长椽,内椽孔模具可在浇筑前固定夹板和模板稳定性,浇筑后成型连接穿孔,便于后续膨胀螺丝等带入梁和椽子之间连接处,提高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椽子加工模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浇混凝土仿古建筑中檐口椽子通长采用木构件反钉在混凝土现浇板上,这样虽然在材质上有了质感,有句俗语“出头的椽子先烂”,时间一长木椽就开始腐烂,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现浇形式,既可以减轻出檐板的重量,保证了外观,又解决了不会轻易腐烂这个问题。
解决“出头的椽子先烂”,原有的木椽子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时间一长就会腐烂,而与混凝土屋面板一起整浇,混凝土椽子就像一个一个小梁,支撑着现浇屋面,减少了板的厚度,解决了总是要换木椽子的麻烦。
一些建筑出檐的椽子就是用这种钢筋混凝土的形式施工的,在屋面施工时把模板支成凹凸型,小梁的上部钢筋与板的上部钢筋相结合,S型箍筋勾住上下钢筋。在进行模板固定夹持成型时需要一些夹具,现有的夹具都是通过一体模槽,结构固定,不能调节,而且后期和梁之间的固定结构不紧密。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椽子加工模板夹持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椽子加工模板夹持装置,包括两个规格相同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的相对一侧内壁设有内模板,且内模板的底端之间设有卡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内椽孔模具,且内椽孔模具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锁定杆,所述内椽孔模具通过锁定杆和卡板之间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夹板的底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穿杆,且穿杆的端部连接有锁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板的侧边中部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壁插接有杆套,所述锁定杆的外壁插接在杆套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椽孔模具包括凹槽板和中空杆,且中空杆垂直连接在凹槽板的顶端外壁中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杆的顶端内边设有凹槽,且锁定杆的顶端外壁卡接有封头,封头的底端外缘卡接在凹槽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板的一端外壁中部设有插榫,且夹板的另一端外壁中部开有卯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边外壁均设有卡头,且内模板的底端内壁均设有锁孔,所述底板通过卡头和锁孔与内模板之间形成卡接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头的底端外壁和锁孔的连接处之间卡接有垫板,且垫板呈楔形结构。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
1.本模板夹持装置通过两侧夹板收拢,根据内模板和卡板之间凹凸结构设置,两端设有插榫和卯孔,可形成稳定的榫卯连接结构,可组合和调节角度,形成较长的浇筑长椽,一体成型效果更佳;
2.本模板夹持装置中设有内椽孔模具,可在浇筑前固定夹板和内部模板结构之间稳定性,浇筑后成型连接穿孔,便于后续的膨胀螺丝等带入梁和椽子之间的垂直连接处,提高后续连接稳定性;
3.本模板夹持装置中内椽孔模具的垫板结构为凹槽式,和梁连接面之间为弧形结构,与圆形梁之间的接触面更大,提高整体的垂直稳定性和契合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