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扩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2946.3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8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贾凤;姚卫舟;孔京;张楚璠;吴钊;黄伟;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1/08;C08F283/02;C08F220/14;C08F220/18;F21V3/06;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剂为颗粒直径为2~8 µm的聚芳酯核壳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装有搅拌、滴加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丙烯酸酯类单体、双酚A、乳化剂和引发剂,通入N2,并开启升温、搅拌,当温度达到30~80℃,于0.5~2 h内滴加剩余引发剂溶液;然后升温至85~120℃,保温反应0.5~3 h;
(2)加入催化剂,并将二甲酰氯有机溶液置于滴加容器中,然后在0.25~3 h内依次滴加剩余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二甲酰氯有机溶液,再进行保温反应1~4 h,反应完毕后降温至40~80℃,然后调节体系pH值,再进行冷却、破乳、干燥得到聚芳酯核壳共聚物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装有搅拌、滴加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丙烯酸酯类单体、双酚A、乳化剂和引发剂,通入N2,并开启升温、搅拌,当温度达到40~70℃,于0.5~2 h内滴加剩余引发剂溶液;然后升温至90~110℃,保温反应0.5~3 h;
(2)加入催化剂,并将二甲酰氯有机溶液置于滴加容器中,然后在0.25~3 h内依次滴加剩余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二甲酰氯有机溶液,再进行保温反应1~4 h,反应完毕后降温至50~70℃,然后调节体系pH值,再进行冷却、破乳、干燥得到聚芳酯核壳共聚物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乳化剂为氨水、三乙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癸酰、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引发剂总量的5%~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二溴化N,N’-二(十四烷基二甲基)-3-氧杂-1,5-戊二胺,二溴化N,N’-二(十六烷基二甲基)-3-氧杂-1,5-戊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二甲酰氯有机溶液中溶剂为乙醚、正丁醇、乙醇、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破乳方法:搅拌速度为4000~6000转/分钟,超声环境中处理40~60 min。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扩散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制得的聚芳酯核壳共聚物与聚碳酸酯及其他助剂按比例混合,用于制备聚碳酸酯基光扩散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9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