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车门批量化合装粘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0008.7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林;丁元章;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角电驱动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54 | 分类号: | B29C65/54 |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车门 批量 化合 装粘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车门批量化合装粘接方法,其包括预处理、固定、打胶机出胶、合模、加热固化、开模取件、质量检验步骤,其中粘接夹具包括合装平台、液压杆、上夹具、下夹具、加热系统、导向杆和液压系统。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合装的定位精度、方便调节粘接面的夹持力、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人操作难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应用领域,特别关于一种复合材料车门批量化合装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材料车门合装通过半模合装夹具固定车门内板,然后车门内板粘接面上用手动胶枪打上适量Sika-4720粘接胶,再覆上车门外板,通过几个翻转夹具固定,加热至60℃固化2小时才可完全固化。此技术中内外板合装的定位精度有待提高;胶枪的出胶速率要通过人工控制,对操作工人的施工要求较高,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需要;同时粘接胶的固化周期较长,影响产品的生产节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合装的定位精度、方便调节粘接面的夹持力、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人操作难度的复合材料车门批量化合装粘接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车门批量化合装粘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预处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门的内板和外板的粘结面分别进行粘接前处理,将粘接面进行砂纸打磨,并涂刷活化剂;
固定:将预处理完成的车门内板和外板分别固定在粘接夹具的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在合装平台上对内板和外板进行合装;
打胶机出胶:将桶装粘接剂安装在半自动打胶机上,设定好AB组份配胶比例为体积比1:1,同时通过控制面板设定出胶速率为1ml/s,人工把持打胶机胶枪,在1分钟内完成车门内外板粘接面上均匀打上粘接胶;
合模:涂胶完成后启动粘接夹具合模程序,上夹具沿着导向杆下行,上夹具、下夹具的工作面紧紧贴合,保证上夹具、下夹具中车门内外板拼合粘接的位置精度;
加热固化:上夹具、下夹具的工作面通过对应的加热系统保持温度在90℃,车门内外板拼合后的粘接胶在90℃条件中保温固化8分钟,获得粘结产品;
开模取件:固化完成后启动粘结夹具松开程序,上夹具脱离粘结产品上行至安全位置,合装后的粘结产品留在下夹具上,人工取出合装后的成品;
质量检验:采用人工进行肉眼观察和检具检验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夹具包括合装平台、液压杆、上夹具、下夹具、加热系统、导向杆和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控制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的合模与分离,所述导向杆控制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合模的精度,所述加热系统控制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工作面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桶装粘接剂为Sika452聚氨酯型粘接剂,所述桶装粘接剂分为AB双组份。
进一步地,所述A组份为多元醇,B组份为聚氨酯,AB组分的混合体积比为1:1,混合后的密度为1.33g/m3。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上夹具、下夹具之间的夹持力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杆的压力来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复合材料车门内外板合装粘接工序的生产节拍为10分钟/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保证车门内外板合装粘接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可以调节粘接时的夹持力以保证粘接效果。整个车门合装粘接过程节拍约为10 分钟/套,满足包装产品粘接质量的同时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节拍要求;同时通过半自动打胶机控制出胶速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降低操作工人的操作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角电驱动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角电驱动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0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