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2097.6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升;陈加轩;张桥;柳彬;梁新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张冉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信号 中继 放大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天线、第一射频收发器、第二射频收发器、第二天线,中继放大方法包括:判断第一射频收发器输出的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相对于第二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根据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分别控制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以使得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相对于第二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维持不变,以及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链路增益维持不变,保证了中继放大系统在工作状态例如上行或下行状态中始终处于固定增益状态,避免了无线信号在中继放大的过程中功率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中继模式,即是无线AP(Access Point,接入点)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利用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装置,在一定区域内接收并放大空间内的基站信号供附近的用户终端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信号微弱区域用户终端的使用问题。现有技术中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装置包括室分系统、直放站等。其中,室分系统即室内分布系统,是一种针对室内用户群,并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方案,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直放站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能把接收到的移动台和基站的信号进行中继放大转发,从而增加室内或室外的网络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方法,应用于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系统,所述中继放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天线、第一射频收发器、第二射频收发器、第二天线,所述中继放大方法包括:
判断第一射频收发器输出的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相对于第二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是否发生变化;其中,第一同相正交信号为与第一天线接收的当前子帧对应的同相正交信号,第二同相正交信号为与第一天线接收的前一子帧对应的同相正交信号;
若是,则根据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分别控制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以使得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相对于第二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维持不变,以及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链路增益维持不变。
较佳地,所述根据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分别控制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具体包括:
将第一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更新为减去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
将第二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更新为加上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
较佳地,所述中继放大方法还包括:
若第二射频收发器输出至第二天线的第一发送信号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则根据第一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控制第一射频收发器和/或第二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以使得所述第一发送信号的功率维持在额定功率。
较佳地,所述中继放大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二射频收发器输出的第三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相对于第四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是否发生变化;其中,第三同相正交信号为与第二天线接收的当前子帧对应的同相正交信号,第四同相正交信号为与第二天线接收的前一子帧对应的同相正交信号;
若是,则根据第三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分别控制第二射频收发器和第一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以使得第三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相对于第四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维持不变,以及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链路增益维持不变。
较佳地,所述根据第三同相正交信号的功率变化量分别控制第二射频收发器和第一射频收发器中对功率进行调整的增益,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工件加工用全自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尿素颗粒全自动上料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