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墩柱拉杆孔封堵和外观质量控制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4246.X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铁墩柱 拉杆 封堵 外观 质量 控制 施工 方法 | ||
一种高铁墩柱拉杆孔封堵和外观质量控制的施工方法。其包括选取封堵原材料及装饰原材料;截除PVC套管、剔除拉杆孔内混凝土;洒水湿润;压入膨胀水泥砂浆;进行一次抹面及二次压浆收面;养护等步骤。本发明采用的设施设备移动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施工过程中容易控制并且确保了封堵面的色差与墩柱表面相互一致,外观质量符合要求,拉杆孔内封堵结构可以提高拉杆孔洞的防渗性能。避免了传统做法的缺点,保证了封堵孔处的混凝土质量和色差及孔内水泥砂浆的强度。此方法施工速度快,效率较高,安全性有保障,具有实施效果好,安全质量可靠等优势。通过使用此施工方法,桥墩外观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较好地解决了桥梁墩柱外观质量二次修复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铁墩柱拉杆孔封堵和外观质量控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铁路交通事业,中国高铁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在高铁墩柱浇筑混凝土之前,为了保证墩柱本身的稳定性和支立模板尺寸的准确性,需在墩柱内部设置对向拉杆,拉杆的两端将穿透钢模板,以此来进行加固处理。在墩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时拉杆孔将留在墩柱中,现有技术常常采用在拉杆孔中填充水泥砂浆的方法进行封堵。由于仅仅采用水泥砂浆封堵,水泥砂浆和拉杆孔壁面之间难以形成色调一致的外观颜色。这是由于拉杆孔周边的水泥砂浆早已凝固,后续填充在拉杆孔中的水泥砂浆,难以和已经凝固的水凝砂浆形成外观相同的色彩,同时,拉杆孔处还有外露的PVC套管,水泥砂浆凝固后,其与拉杆孔周边的混凝土之间难以粘贴牢固,时间一长便会出现缝隙。这样,当外界雨水较大时,雨水会沿着缝隙渗入墩柱中,从而破坏封堵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墩柱拉杆孔封堵和外观质量控制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铁墩柱拉杆孔封堵和外观质量控制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首先选取封堵原材料及装饰原材料;封堵原材料采用膨胀水泥砂浆,用于对拉杆孔内部空间进行压浆和封堵;装饰原材料采用调色水泥浆,用于使墩柱上拉杆孔最外面水泥浆的色泽与墩柱的颜色成为一体;
2)墩身拉杆拔除后,将从拉杆孔内向外露出混凝土结构表面的PVC套管进行截除,并用手持式电动环切钻剔除拉杆孔内20~30mm厚的混凝土,并用空气压缩机和精品长筒吹尘枪清理拉杆孔及PVC套管内的杂物;
3)采用塑料喷壶对拉杆孔内及周围区域进行洒水湿润,以便于膨胀水泥砂浆与墩身混凝土更好地粘结在一起,形成致密结构;
4)采用多功能小型手动注浆枪向拉杆孔内压入膨胀水泥砂浆,拉杆孔口处预留10mm的深度,待膨胀水泥砂浆基本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拉杆孔的一端注入高压水,检查另一端是否存在漏水、渗水或水印痕迹,以判断拉杆孔内填塞是否密实;待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5)根据拉杆孔周围混凝土的颜色选择适宜配比的调色水泥浆,以保证拉杆孔处抹面后颜色与周围一致;然后将一张中间带有圆孔的PVC透明塑料硬胶片粘贴在拉杆孔口周围的混凝土表面,以防止调色水泥浆粘于既有混凝土表面上,之后用上述调色水泥浆进行一次抹面,待一次抹面的调色水泥浆未完全凝固前进行二次压浆收面;
6)对上述压浆收面后的调色水泥浆及时喷洒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一次,养护结束后即可完成高铁墩柱拉杆孔的封堵过程。
在步骤1)中,所述的膨胀水泥砂浆由膨胀剂、水泥、细骨料和水以1:10:20:3.5的重量比组成;其中膨胀剂为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细骨料采用天然中级河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36mm,含泥量≤2.5%,泥块含量≤0.5%,不得含有杂物,颜色均匀稳定;
所述的调色水泥浆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107胶和水以1-4:4-7:1.2:1.2的重量比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P.O 42.5强度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采用P.W 42.5强度硅酸盐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