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5G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8078.9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巫春生;徐志敏;张家文;毕亮亮;胡宏生;万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29;H01B7/295;H01B7/18;H01B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马威 |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5G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缆芯和包裹在缆芯外侧的功能层以及包裹在功能层外侧的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设于缆芯外侧的弹性隔热层和设于弹性隔热层外侧的热缩性层,所述功能层上沿其周圈等间距开设有至少两排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平行于电缆长度方向的裂缝状,所述缆芯的外侧沿其周圈等间距固定有与散热孔的排数一一对应的热膨胀胎,且每个热膨胀胎均抵触于弹性隔热层上相邻两排散热孔之间的部分的中部,所述热膨胀胎通过截面呈“U”形的固定槽体固定在缆芯上,且所述固定槽体的敞口侧朝向固定槽体。本发明在具备阻燃功能的同时,还能较好的实现电缆缆芯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阻燃型5G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传输技术的发展,传输技术从4G时代逐渐步入5G时代,而在传输电磁波上,5G则要求传输速率、带宽以及频率大幅度提高,则应用于5G的配件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进步,才能适配于传播。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高层建筑、地铁、隧道、发电厂及核电站等重要场所的中压配电系统对电力电缆在火灾条件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耐火阻燃电缆进行供电势在必行,耐火阻燃的电力电缆在火焰或高温条件下,不仅要阻燃耐火,而且要有较高的绝热性以在保证外界高温条件下不损害电缆内部绝缘,能够保障在预定时间内供电线路正常供电。电缆的防火阻燃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阻燃电缆一般是通过隔热橡胶以及编织层进行隔热,从而防止热量对缆芯造成不利影响,其不能满足5G传导的需求,而现今针对电缆的阻燃改进,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隔热阻燃性能,但相关材料的应用会给电缆缆芯的散热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型5G电缆,其在具备阻燃功能的同时,还能较好的实现电缆缆芯的散热,且在不影响电缆的可弯曲性的基础上可增强电缆的抗压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型5G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在缆芯外侧的功能层以及包裹在功能层外侧的护套层;所述功能层包括设于缆芯外侧的弹性隔热层和设于弹性隔热层外侧的热缩性层,所述功能层上沿其周圈等间距开设有至少两排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平行于电缆长度方向的裂缝状,所述缆芯的外侧沿其周圈等间距固定有与散热孔的排数一一对应的热膨胀胎,且每个热膨胀胎均抵触于相邻两排散热孔之间的弹性隔热层部分的中部,所述热膨胀胎通过截面呈“U”形的固定槽体固定在缆芯上,且所述固定槽体的敞口侧朝向弹性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隔热层包括沿其周侧等间距设置的至少两个截面呈扇环形的单体,且每相邻两个单体的相向侧之间形成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口,所述热缩性层上的每排散热孔均包括等间距设置的若干个条形通孔,每相邻两排散热孔上的条形通孔错位分布,且每个条形通孔均对齐并连通于相应的条形通口,所述条形通口和条形通孔共同构成散热孔。在缆芯散热时,热膨胀胎受热膨胀,对弹性隔热层单体的中部产生推力,从而使弹性隔热层单体的两侧受到向中部的牵扯力,将弹性隔热层分割成多个单体,可确保每相邻两个单体的相向侧分别背向移动,从而可确保条形通口的扩张;热缩性层上的每排散热孔均包括等间距设置的若干个条形通孔,在热缩性层受热时可防止条形通孔沿边对应的热缩性层向背向条形通孔的一侧移动,能确保在热缩性层受热时整体收缩而封堵条形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层还包括设于弹性隔热层和热缩性层之间的高弹性橡胶层,所述高弹性橡胶层的截面呈环形,所述高弹性橡胶层上开设有与热缩性层上的条形通孔一一对应并对齐的条形通孔。高弹性橡胶层在热缩性层受热收缩时会被压缩,而在热缩性层停止受热后可通过高弹性橡胶层的复位弹力撑开热缩性层,实现帮助热缩性层复位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电池组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