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通道、通道组件和CT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2665.8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张丽;洪明志;王子楠;黄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4 | 分类号: | G01N23/04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通道 组件 ct 装置 | ||
1.一种用于CT检测装置的检测通道,包括:
两端敞开的基部,配置成允许待测物体通过所述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基部的两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检测通道的其他部分的连接面,配置成与传输通道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通道在无需拼接的情况下整体上由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制成,以消除多段的拼接过程从而简化通道的安装过程;
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碳纤维层、芳纶蜂窝纸层和芳纶层,其中,所述碳纤维层位于所述检测通道的内侧,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芳纶蜂窝纸层的厚度为1-10mm,所述芳纶层的厚度为0.1-0.5mm;
形成检测通道的底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芳纶蜂窝纸层的厚度比形成基部的其他部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芳纶蜂窝纸层的厚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碳纤维层位于所述检测通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连接面与所述传输通道连接形成贯通的通道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基部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安装铅板的至少一个环状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基部的外侧包括未安装铅板的区域,以允许检测辐射从所述区域射入。
6.一种用于CT检测装置的通道组件,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通道;和
至少一个传输通道,连接且连通于所述检测通道的基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道组件,还包括传输带通道,位于所述检测通道和传输通道的底部,并配置成供传输带通过。
8.一种CT检测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T检测装置,还包括:
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上设置有辐射源和探测器;
滑环轴承,
支撑架,包括:
主体部,包括轴承安装孔,所述滑环轴承布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孔中,所述旋转框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滑环轴承上;
底座,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底部并配置成支撑所述主体部;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呈上窄下宽,所述连接部的上部连接至所述主体部,所述连接部的下部连接至底座,
其中所述检测通道布置在所述旋转框架的安装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6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