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7504.2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陈静瑜;时启博;邱佩;肖燕财;黄旭东;易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2;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张荣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二次 衬砌 拱顶 脱空 监测 预警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壳体(2)、动力机构(3)、感应机构(4)、固定机构(5)和信号装置(6),支撑机构(1)设置在壳体(2)内,壳体(2)上设置动力机构(3),壳体(2)下方设置有感应机构(4),感应机构(4)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5),感应机构(4)产生的感应信号传递至信号装置(6),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竖板(11)、圆筒(12)、弹簧(13)和竖棒(46),所述圆筒(12)的右表面与竖板(11)的左表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竖棒(46)与竖板(11)下边缘中间处固定连接,圆筒(12)左端设置有挡环(14),挡环(14)套接在圆筒(12)筒面的左端,圆筒(12)筒内设置有弹簧(13),弹簧(13)右端穿过圆筒(12)与竖板(11)左表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竖棒(46)与竖板(11)下边缘中间处固定连接,弹簧(13)左端设置有挡块(15),挡块(15)右表面中间部分与弹簧(13)左端固定连接安装装置前,固定机构(5)四端的圆槽(47)供竖棒(46)穿过,分别固定支撑机构(1)的四个竖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横块(21)、圆槽一(22)和圆槽四(27),圆槽一(22)设置在横块(21)上表面的中间部分,圆槽一(22)环面的后端设置有方槽一(24),方槽一(24)的左右面的上端均设置有一圆槽三(25),圆槽一(22)环面的前端的上端设置有方槽二(23),横块(21)左表面的前端设置有一方槽三(26),方槽三(26)的左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圆槽四(27),圆槽四(27)左端设置有圆槽五(28),圆槽五(28)的右表面与圆槽四(27)左表面固定连接,由方槽三(26)、圆槽四(27)和圆槽五(28)组成的相同的结构在横块(21)左右面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圆盖(31)、软垫(33)和固定块(37),圆盖(31)环面后端设置有方块(36),方块(36)前表面与圆盖(31)环面后端固定连接,方块(36)左右面各设置有一短杆(35),两根短杆(35)的相对两面分别与方块(36)的左右面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短杆(35)相离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圆槽三(25)内,圆盖(31)下表面设置有接电片一(32),接电片一(32)上表面与圆盖(31)下表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固定块(37)后表面与圆槽一(22)环面后端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软垫(33)的后表面与圆槽一(22)环面后端的下端固定连接,圆槽一(22)底面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接电片二(34),接电片二(34)下表面与圆槽一(22)底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4)包括圆块(45)、活动块(44)和感应器(43),圆块(45)上表面与横块(21)下表面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圆块(45)下表面设置有凹槽(42),圆块(45)上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接线口(41),感应器(43)上表面与凹槽(42)上表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活动块(44)上端置于凹槽(42)内。
5.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是:基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监测预警装置,将圆盖打开,将纽扣电池置于圆槽一内,将圆盖合上通过接电片一和接电片二使装置通电,此时信号装置上的信号灯感应到信号,将横块置于预置好的槽内,取下固定机构,弹簧给竖板施加向外的力,竖板与预置槽内壁接触,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悬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面不断上升,浇筑面接触活动块后将活动块向上抬起,直至活动块接触挤压凹槽上表面的感应器产生信号,信号装置显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5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隙可调弹性径向滑动轴承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高效除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