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5823.X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杨国平;柯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达伯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7;G01N33/569;G01N33/55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 地址: | 2113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冠状病毒 iggigm 抗体 联合 检测 试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用磷酸盐缓冲液将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稀释到包被浓度为2.0至5.0mg/ml;将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稀释到包被浓度为1.0至3.0mg/ml;将鼠抗新型冠状病毒N抗原抗体稀释成包被浓度为1.0至5.0mg/ml;包被液划到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干燥并储存备用;将标记浓度为30至50μg/ml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抗原与胶体金进行偶联制得胶体金标记的复合物,以转速为10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弃上清;然后加入胶体金结合物稀释液至原体积的80%,然后用稀释液按50μl/cm2浸泡涂抹玻璃纤维素膜制成金标垫;装配成反应板,装卡后,装入铝箔袋内制成检测试剂。本发明可提高检出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状病毒(Coronaviru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类、动物和鸟类的RNA病毒,其能导致呼吸道、胃肠、肝部以及神经等部位的疾病。目前已知6种冠状病毒感染人,其中四个(229E、OC43、NL63和HKU1)普遍存在,并感染少量免疫力低下人群,造成普通感冒的症状;另外两个至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至CoV)和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MERS至CoV)来源于动物,但曾在部分地区发生广泛的感染,导致死亡及大量的经济损失。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中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一版到第七版,一直是公认的最准确的确证检测方法学。但该技术对实验场所人员要求高、操作繁琐、耗时长,检测人员感染风险高,结果受标本质量、病毒感染部位及表达量等因素影响较大,核酸单项检测并不能满足排查诊断的要求。作为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的重要效应分子,血清特异性抗体是诊断感染的另一关键证据。抗体检测的操作简单便捷,对实验环境及人员要求不甚苛刻,仅需采集血液标本,很大程度上降低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和检测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是快速筛查和核酸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制备方法,用人源化的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和人源化的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划检测线T1/T2,采用捕获法原理直接捕获检测样本中的全部IgM和IgG抗体,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样本中其他IgG、IgM等抗体的产生的非特异性干扰,提高检出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用磷酸盐缓冲液将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稀释到包被浓度为2.0至5.0mg/ml;
将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稀释到包被浓度为1.0至3.0mg/ml;
将鼠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N抗原抗体稀释成包被浓度为1.0至5.0mg/ml;
用金标划线机将三种包被液划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标记T1、T2和C;
然后干燥后即获得划线硝酸纤维素膜,进行干燥并储存备用;
S2、将标记浓度为30至50μg/ml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N抗原与胶体金进行偶联制得胶体金标记的复合物,以转速为10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弃上清;
然后加入胶体金结合物稀释液至原体积的80%,然后用稀释液按50μl/cm2浸泡涂抹玻璃纤维素膜制成金标垫,进行干燥并储存备用;
S3、将划线硝酸纤维素膜、金标垫、吸水纸、样品垫装配成反应板,再用切条机切成3至4mm的试纸条,装卡后,装入铝箔袋内制成检测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达伯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达伯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5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