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46493.X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烨;杜凤;李楠;杨兴;陈巧燕;刘新;郑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3/36 | 分类号: | G01R33/36;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线圈 电路 | ||
1.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用于接收核磁测试信号并根据所述核磁测试信号生成感应信号;
前端模块,所述前端模块与所述线圈模块连接,用于产生所述核磁测试信号并采集所述感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块包括第一线圈阵列和第二线圈阵列,所述第一线圈阵列与所述第二线圈中心位置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阵列包括多个第一线圈单元,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单元基于第一预设相位差叠加排列,所述第二线圈阵列包括多个第二线圈单元,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单元基于第二预设相位差叠加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包括:第一接口电路和第一失谐电路,所述第一失谐电路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连接到所述前端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包括:输入端IN1、输入端IN2、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所述输入端IN1连接到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输入端IN2连接到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失谐电路包括: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感L5、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电感L4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L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单元包括:第二接口电路和第二失谐电路,所述第二失谐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模块连接到所述前端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四核射频线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电路包括:输入端IN1、输入端IN2、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可变电容B1、可变电容B2、电感L6、电感L7和电感L8,所述输入端IN1连接到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输入端IN2,所述电感L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所述可变电容B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所述可变电容B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所述可变电容B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所述可变电容B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4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清理模具的注塑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