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弓箭导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82382.7 | 申请日: | 2020-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B5/12 | 分类号: | F41B5/12;F41B5/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弓箭 导线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弓箭导线装置,用以击发箭体,其包括:枪体包含乘托部及击发部,击发部顶面凹设置箭沟槽,又击发部连结乘托部一端的顶面、底面分别设有限位组件及击发组件;弓臂装设于击发部另一端,弓臂包含主臂部及二侧臂部,主臂部设有数个固定组件,另外于置箭沟槽订义基线,数个固定组件分别位于基线两侧且相互对称,数个固定组件之间形成击拉区段;弦线两端连接于二侧臂部末端,弦线设置穿过数个固定组件与击拉区段;借由弦线由击拉区段拉伸至限位组件的距离增加,增加弦线在释放后的冲力,能够加速箭体射速以及射程,提高射击精准度与稳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弓箭导线装置,详指应用于箭击领域的技术,主要在于提供射箭击发后,增加箭体的射速外,更可以扩大箭体的射程距离,借此提升射击上的精准度及稳定性,即为一种实用性较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弓箭领域中其箭型可分为一般常见的弦月弓以及枪式的弩弓,而今要探讨的为枪式弩弓,请见图9所示,一般的弩弓其结构不外乎为枪体20、弓臂30、弓弦40,有些弩弓还会于弓臂30的两端设置有舵轮50,另外有些弩弓在枪体20的前端还会设置有提供拉弦时的踩踏辅助装置60,又在枪体20的顶面设有提供箭体10放置的置箭槽201,其中弓弦40的部分又可区分为副弦401与主弦402,主弦402与副弦401绕设于弓臂30两端的各舵轮50,而副弦401会穿过枪体20、主弦402则是由枪体20的上方横跨设置,因此完整的射箭过程应是将箭体10放置于置箭槽201上(或是将主弦402拉动予以定位形成拉紧状态,再将箭体10置于置箭槽201上),并以箭体10的尾端抵住主弦402,接着以手部夹持箭体10的末端,把箭体10朝向使用者方向位移并同时拉动主弦402使其形成紧绷状态,将箭体10与呈拉紧状态的主弦402一同定位于枪体20的定位装置后,确认射击方向、射击目标物后扣押击发装置,此时定位装置会解除主弦402的拉紧状态,主弦402释放后即透过回弹的力量将箭体10朝目标物推送,上述即为弩弓射击的过程。
然而,上述所说明的弩弓在射箭上,箭体10的射速、飞行距离(射程)的条件都必须取决于主弦402的松紧与设置的位置,从图9的绘制可见主弦402在未拉动的位置至拉动后定位的位置大多数均为固定(图9的距离L),以至于要增加箭体10的射速、距离(射程)的话就必须调整主弦402、副弦401设置于各舵轮50上的紧度,可是主弦402调整过紧时,对于使用者来说在拉动上更显费力,甚至是无法拉动,且大多数的弩弓在距离L的部分均为相同,所以大多数的弩弓在射速、射程上都无法有所增加,势必要选择合适弩弓或是再调整主弦402的松紧才能在射速、射程上有所改变,故相关业者必须在思考如何在既有的弩弓上进行改善,提供使用者在射击的操作上能取得较佳的射速与射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弓箭导线装置,供使用者在进行射箭的过程中,箭体能具有更佳的射速与射程,使其提高射箭上的精准度与稳定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弓箭导线装置,用以击发一箭体,其包括:一枪体,其包含有一乘托部及一击发部,该乘托部连结于该击发部的一端,而该击发部的顶面凹设一置箭沟槽,又该击发部连结该乘托部的一端的顶面、底面分别设有一限位组件及一击发组件;一弓臂,其装设于该枪体的该击发部的另一端,而该弓臂包含有一主臂部及连接于该主臂部两端的二侧臂部,又该主臂部设有数个固定组件,另外于该置箭沟槽定义一基线,该数个固定组件分别位于该基线的两侧且相互对称,而该数个固定组件之间形成一击拉区段;及一弦线,其两端连接于该二侧臂部的末端,又该弦线的设置穿过该数个固定组件与该击拉区段;其中,将该弦线位于击拉区段的部分朝置箭沟槽水平拉伸且定位在该限位组件,又借由该弦线由击拉区段拉伸至限位组件的距离增加,进而增加该弦线在释放后的冲力,又该弦线于击发组件扣压释放弹力后,架设在置箭沟槽的箭体受到弦线的弹抵后,能够加速箭体的射速以及射程,借此达到提高射击的精准度与稳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2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