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障电池热均衡的电动叉车能量回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70896.0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钱黎瑾;徐新;高云芳;李美超;杨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快乐电源(涟水)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69;H01M10/6572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 地址: | 223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障 电池 均衡 电动叉车 能量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障电热均衡的叉车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储能电池、热电制冷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储能电池为设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外部的独立储能电池,用于存储叉车举升势能回收的电能;所述热电致冷器设于动力电池组内部,一面贴合于电芯模块,另一面贴合于电池散热通道;所述温度控制器,一端电连接于储能电池,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热电致冷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高叉车势能能量回收利用率和再生率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能量再生率、高效率利用回收能量保障电池热均衡、提升电池性能、节能降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回收系统,属于叉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障电热均衡的电动叉车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叉车被广泛应用在港口、机场、仓库等场所,随着物流产业及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电动叉车由于具有无污染、低噪声、振动小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以及高效灵活的搬运能力,在物流仓储行业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早期电动叉车多采用铅蓄电池,其充电周期需要6~8小时,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产业高强度作业需求。如今的电动叉车均使用锂离子电池,可采用“快充模式”进行充电,即在1~2个小时将电池的电量补满,以保持叉车的满负荷不间断工作,且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长,同等强度下循环4000次容量还能保持75%以上,寿命远超铅蓄电池。随着社会大力推进节能低碳工作,对电动叉车节能降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动叉车在工作过程中,托举抬升频繁,其举升系统能量消耗约占40%,在举升货物时能产生大量的重力势能,该部分重力势能的回收利用在技术、经济、绿色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可行性。
现有关于叉车能量的回收应用主要用于将重力势能经液压马达发电后对动力电池充电供叉车工作使用,以达到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的效果。然而该部分能量回收过程中用于液压发电的效率不到50%,对动力电池组充电效率约80%,加之空载及升降产生的频繁充放电切换使充电效率降低,单次升降回收的电能量相对较小,将其应用到对动力电池充电时则需频繁切换,使得能量回收的效率和利用率较低,实际能量再生率不高,故而将回收能量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很不划算,达不到较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而叉车的动力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易高温或易低温等影响性能的问题,且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组在给工作中的叉车供电时还需消耗自身能量保持热均衡,如何将回收势能高效利用与保障动力电池无需消耗自身能量结合,现有的技术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高电动叉车举升势能能量回收利用率和再生率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能量回收应用于动力电池充电使得能量再生率不高从而不划算的缺陷,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能量再生率、高效率利用回收能量来保障电池热均衡、提升电池性能、节能降耗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保障电池热均衡的电动叉车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电芯模块和电池散热通道,还包括
储能电池,为设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外部的独立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动叉车举升势能回收的电能,所述储能电池容量为所述动力电池组容量的~;
热电致冷器,有多个且设于动力电池组的内部,所述热电致冷器一面贴合于所述电芯模块,另一面贴合于所述电池散热通道;
温度控制器,一端电连接于储能电池,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热电致冷器。
电动叉车托举抬升频繁,其势能可回收转成电能用于保障动力电池组中的热均衡使用,以提升电池性能。通过连接独立储能电池、温度控制器和热电致冷器,使得回收能量存储于独立储能电池用于给温度控制器供电,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热电致冷器,根据需要调节热电致冷器贴合于电芯模块的一面升温或制冷,可保障动力电池组内部的热均衡,提升电池整体性能、节能降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电池散热通道中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为固态或液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快乐电源(涟水)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江苏快乐电源(涟水)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0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