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换机插框及机柜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47347.1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3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宏;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02;H05K7/14;H05K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侯林林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换机 机柜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换机插框及机柜系统,交换机插框用于承载交换机,并将承载的交换机装配到机柜系统中的机柜内。交换机插框包括一个外框,外框可插入到机柜内,外框上具有容纳交换机的腔体,该腔体的大小与交换机适配。交换机插框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外框内并用于固定所述交换机,以将交换机固定在外框内的腔体中。交换机插框还包括转接模块,转接模块设置在外框,所述转接模块一端与所述机柜系统插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交换机插拔连接。通过转接模块将交换机与机柜适配,由此提供一种在机柜中支持盲插功能的交换机插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交换机插框及机柜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通用机架系统中,节点和交换机间通过光纤和电缆进行互联。这种架构下计算节点和交换机间的线缆走线复杂,维护和部署都耗时费力。随着节点和交换机的部署规模增大,交换机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加,机柜内交换机与节点之间的连接线缆也越来越多,线缆部署也会越困难,并且这个架构下很难实现自动化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换机插框及机柜系统,用于实现交换机的盲插,方便安装交换机。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换机插框,交换机插框用于承载交换机,并将承载的交换机装配到机柜系统中的机柜内。交换机插框包括一个外框,外框可插入到机柜内,外框上具有容纳交换机的腔体,该腔体的大小与交换机适配。交换机插框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外框内并用于固定所述交换机,以将交换机固定在外框内的腔体中。交换机插框还包括转接模块,转接模块设置在外框,所述转接模块一端与所述机柜系统可插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交换机可插拔连接。通过转接模块将交换机与机柜适配。通过上述描述可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交换机插框,通过设置的转接模块可将交换机的连接端口转换成盲插接口,从而实现交换机的盲插,方便交换机与机柜系统的连接,减少了连接时设置的线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外框固定连接的信号转接模块及电源转接模块。通过设置的信号转接模块及电源转接模块实现交换机与机柜的信号通信以及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转接模块包括盲插连接器,所述盲插连接器的连接端外露在所述外框的侧壁外,所述盲插连接器的连接端用于与所述机柜系统可插拔连接。通过盲插连接器实现交换机与机柜系统的盲插,方便交换机与机柜系统连接。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连接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盲插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线缆连接器,信号连接模块还包括:第一连接线缆,所述第一连接线缆具有与所述线缆连接器可插拔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所述交换机可插拔连接的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线缆将信号转接模块与交换机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方便更换不同的交换机。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框的第二面板上设置有与盲插连接器配合的第一插孔,盲插连接器的连接口穿过所述第一插孔并外露在外框外。以方便与机柜连接。其中,外框的第二面板指代的是外框插入到机柜内位于机柜最内侧的侧壁。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接模块包括取电铜夹、与所述取电铜夹连接的电源适配模块,以及,
第二连接线缆,所述第二连接线缆具有与所述电源适配模块可插拔连接的第三连接端,以及与所述交换机可插拔连接的第四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线缆实现电源转接模块与交换机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交换机。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电铜夹浮动设置在所述外框的侧壁。从而方便微调。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框的第二面板设置有第二插孔,取电铜夹穿过第二插孔外露在外框外。方便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外框的IO模块,所述IO模块与所述交换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实现交换机与外部信号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7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程轨迹分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包装膜及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