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74951.6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贯羽;李文豪;段文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65/38 | 分类号: | C07D265/38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王红培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中 催化 分子 氧化 生成 氨基 酚噁嗪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催化剂,金属盐为助催化剂,在氧气或空气环境中,使邻氨基苯酚类化合物在水相中、碱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反应在水相中进行,无需添加其它有机溶剂;催化剂简单,催化活性高,反应效率高;合成工艺简捷,废物少,环境友好,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杂环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酚噁嗪酮生物碱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被认为是一类独特的天然三环杂环化合物。研究发现,酚噁嗪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物特性,包括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抗阿尔茨海默病等等。例如,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已被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因此,药物化学研究常将酚噁嗪酮用作新药的母核结构。酚噁嗪酮也是天然染料和荧光探针的关键结构。而其中,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类化合物备受关注。
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有很多方法,而由邻氨基苯酚类化合物氧化自偶联和交叉偶联反应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最为简单高效(见式1)。许多氧化方法应用到此反应中,如酶促氧化[a)S.-J.Yue,等,Biotechnol.Bioeng.2019,116,3072;b)J.Bitzer等,J.Antibiot.2006,59,86.],席夫碱金属络合物催化氧化[P.Mahapatra等,Inorg.Chen.2017,56,5105.],电化学氧[T.L.Williams等,ACSSus.Chem.Eng.2019,7,8979],双氧水氧化[J.Kuehlborn等,ACS Sust.Chem.Eng.2019,7,4414],多相锰催化氧化[S.Ganguly等,New J.Chem.2018,42,9517.],Salen Co催化氧化[K.Maruyama等,Chem.Lett.1996,819.],铜络合物催化氧化[D.Mondald等,Inorg.Chim.Acta 2019,486,719],无机氧化剂氧化[R.Pasceri等,J.Med.Chem.2013,56,3310.],有机小分子催化氧化[G.Szekely等,New J.Chem.2015,39,5908.],仿酶催化氧化[Y.Zhou等,Tetrahedron Letters 2014,55,2304]等。
这些方法使用的催化剂往往比较复杂,成本高,有些使用有机溶剂而导致后处理困难,难以避免含盐废水的产生,重要的是其交叉偶联反应的目标产物产率较低,从而限制了这些方法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相中天然没食子酸和金属盐组合催化分子氧氧化邻氨基苯酚类化合物氧化自偶联和交叉偶联反应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该法是在水相中反应,无需另外添加有机溶剂。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催化剂,金属盐为助催化剂,在氧气或空气环境中,使邻氨基苯酚类化合物在水相中、碱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2-氨基酚噁嗪-3-酮类化合物。
所述金属盐的金属为Cu、Fe、Co、Mn中的任意一种,酸根离子为醋酸根、碳酸根、盐酸根、硫酸根中的任意一种。金属盐为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
所述碱为NaOH、Na2CO3、NaHCO3、KOH、K2CO3或KHCO3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邻氨基苯酚类化合物为邻氨基苯酚和取代的邻氨基苯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4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