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构造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11333.5 | 申请日: | 2019-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富川清一郎;越水遥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H1/03;B60H1/16;F01P3/18;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构造 | ||
冷却构造(1)具有第1热交换器(11)、第2热交换器(12)、以及第3热交换器(13),该第1热交换器(11)被设置于车辆,该第2热交换器(12)被设置于车辆,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被设置于比第1热交换器(11)靠前方处,该第3热交换器(13)被设置于车辆,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被设置于比第2热交换器(12)靠前方处,第1热交换器(11)的上端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比第2热交换器(12)的上端靠上方处,第3热交换器(13)的上端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第1热交换器(11)的上端与第2热交换器(12)的上端之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车辆的各部分进行冷却的冷却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中,设置有冷却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冷却构造,其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被并排配置的多个热交换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8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并排配置有多个热交换器的冷却构造的情况下,会存在如下情况: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及车辆的车宽方向上多个热交换器所重叠的区域和不重叠的区域中,产生了偏差。在该情况下,冷却构造发生了如下这样的问题:在从各热交换器通过的空气的风速分布中会产生偏差,冷却构造的冷却性能会降低。
因此,本公开鉴于这些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速分布的偏差难以产生,且冷却性能会提高的车辆的冷却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公开的第1方案中,提供一种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热交换器、第2热交换器、以及第3热交换器,该第1热交换器被设置于车辆,该第2热交换器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且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比所述第1热交换器靠前方处,该第3热交换器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且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比所述第2热交换器靠前方处,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上端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2热交换器的上端靠上方处,所述第3热交换器的上端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上端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的上端之间。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3热交换器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1热交换器及所述第2热交换器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3热交换器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左端位于比所述第1热交换器及所述第2热交换器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左端靠右侧处,所述第3热交换器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右端位于比所述第1热交换器及所述第2热交换器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右端靠左侧处。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3热交换器的下端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2热交换器的下端靠上方处。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热交换器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所述第2热交换器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所述第3热交换器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车辆的冷却构造中会起到风速分布的偏差难以产生,且冷却性能会提高这样的效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构造被设置于车辆的状态的构成。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构造的构成。
图3表示作为比较例的冷却构造被设置于车辆的状态的构成。
图4表示作为比较例的冷却构造的构成。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构造及作为比较例的冷却构造中的空气的风速分布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构造1的概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1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