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44889.6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蔡旭峰;林晨;高彦欣;苏俭余;杨国栋;梁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全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5 | 分类号: | H05K1/05;H05K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志健 |
| 地址: | 5191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铜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阻焊层、第一线路层、第一绝缘层、不锈钢层、第二绝缘层、第二线路层和第二阻焊层,所述第一线路层、不锈钢层和第二线路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覆有铜箔,所述第一线路层和第二线路层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上的铜箔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为树脂组合物层,所述不锈钢层的表面设有十字型纹路。采用不锈钢层作为基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行和导热性,寿命长,采用第一线路层和第二线路层组合叠加的方式,比单面线路减少了1倍线路分布面积且不失原来的特性,从而缩小产品体积,节约装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铜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
背景技术
高导热金属基覆铜板的蓬勃发展时间较短,业内制作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目前市场上的金属覆铜板主要采用铝或铜作为基板,传统铝基和铜基高导热覆铜板长期在潮湿的酸碱环境下,容易产生微电池效应,从而极易腐蚀元器件,极大地缩短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不锈钢基覆铜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导热性,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阻焊层、第一线路层、第一绝缘层、不锈钢层、第二绝缘层、第二线路层和第二阻焊层,所述第一线路层、不锈钢层和第二线路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覆有铜箔,所述第一线路层和第二线路层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上的铜箔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为树脂组合物层,所述不锈钢层的表面设有十字型纹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不锈钢层作为基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行和导热性,寿命长,采用第一线路层和第二线路层组合叠加的方式,比单面线路减少了1倍线路分布面积且不失原来的特性,从而缩小产品体积,节约装配成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采用树脂组合物层,能和不锈钢完美结合,且树脂导热性好,利于提高导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所述不锈钢层的表面设有十字纹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所述第一组焊层和/或第二组焊层的厚度为5-15u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所述第一线路层和/或第二线路层的厚度为25-50u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所述不锈钢层的厚度为0.1-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50-100u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所述不锈钢层的两端均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为T型,散热板外侧设有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基覆铜板,所述不锈钢层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不锈钢基覆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不锈钢基覆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全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全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4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控制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