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02150.1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1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伟;崔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傲睿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60 |
| 代理公司: | 广州速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4 | 代理人: | 钟水祥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智能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源端电能和信息管控模块、发射端、接收端、负载端电能和信息管控模块、电动自行车。本实用新型基于无线电能传输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方案,可以给电动自行车进行非接触式智能化充电。模块化的结构以及可以嵌入地下的平台设计,实现充电不受环境天气影响,解决私拉线路的问题,有利于环境美化。人工智能算法的运用,实现随用随充、智能识别、大数据采集等多项智能化功能,进一步确保充电的安全性和智能化,并且收据的数据还可以为其他行业应用,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以省力、便捷、经济、环保、耐用等兼顾自行车和摩托车综合优势的特点,受到了国民的普遍青睐,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保有量逐年快速增长。
但随着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迅速崛起,由此而来的交通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着行业的发展进程,而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困扰。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一方面,电动自行车车主充电线路不达标、私自拉线充电、露天充电等现象,隐藏重大火灾隐患,严重危害个人及社会生命财产安全,被严令禁止。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或没有)公共充电设施供电动自行车充电,迫使电动自行车车主在自家室内或私拉充电线在户外充电。因此才发生电动自行车私拉线路充电的现象屡禁不止,也导致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事故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要降低电动自行车的火灾事故,必须解决好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起火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方式,实现安全、智能的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方案,可以给电动自行车进行非接触式智能化充电。模块化的结构以及可以嵌入地下的平台设计,实现充电不受环境天气影响,解决私拉线路的问题,有利于环境美化。人工智能算法的运用,实现随用随充、智能识别、大数据采集等多项智能化功能,进一步确保充电的安全性和智能化,并且收据的数据还可以为其他行业应用,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源端电能和信息管控模块、发射端、接收端、负载端电能和信息管控模块、电动自行车。
在上述的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中,源端电能和信息管控模块包括源端电能管控模块和源端信息管控模块。源端电能管控模块包括源端整流电路、源端逆变电路、源端调节电路、源端可控开关。源端整流电路接收电源提供电能,变换成直流,供给源端逆变电路;源端逆变电路接收源端整流电路提供直流电能,逆变成高频交流,供给发射端;源端调节电路接收源端信息管控模块电能调节命令,调节输出电能电压、电流和功率;源端可控开关接收源端信息管控模块电能通断命令,控制电能的输出和停止。源端信息管控模块包括源端处理器、源端信息存储器、人机交互界面。源端处理器接收源端电能管控模块信息、发射端信息、源端信息存储器信息、人机交互界面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信息给源端电能管控模块、发射端、源端信息存储器、人机交互界面;源端信息存储器分类存储源端处理器发送的信息,并预留接口,可供其他应用,同时发送信息给源端处理器;人机交互界面接收源端处理器信息,转换成图形化、数字化,在LED屏上显示,便于工作人员识别、读取、操作,并将工作人输入的信息转化成源端处理器可识别信息传送给源端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傲睿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傲睿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2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