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35405.7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稳;张建伟;姚文章;史浩辉;罗尔霖;倪洋;孙滨阳;张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5/02;F01N5/04;F01K7/00;F01K27/00;B01D53/00;B01D53/48;B01D53/56;B01D53/75;B01D53/76;B01D53/78;B01D53/86;B01D53/9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尾气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余热回收单元和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余热回收单元包括过滤器(1)和蒸发器(2),所述过滤器(1)进气端与待处理尾气相连,所述过滤器(1)排气端与蒸发器(2)尾气进气端相连;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洗涤剂反应器(3)和尾气处理器(4),所述洗涤剂反应器(3)中含有用于吸收硫化物、硝化物的洗涤剂,所述洗涤剂反应器(3)进气端与蒸发器(2)尾气排气端相连;
所述尾气处理器(4)包括圆筒形的壳体(49),所述壳体(49)内部具有尾气空腔(421)和圆片安装腔(422),所述尾气空腔(421)内壁上开设有流入孔(42),所述流入孔(42)连接有洗涤剂反应器(3)排气端和氧气供应元件;所述壳体(49)上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上同轴设置有特斯拉涡轮旋转组件;所述特斯拉涡轮旋转组件包括若干个互相平行的圆片(44)且圆片(44)位于圆片安装腔(422)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圆片(44)之间形成有间隙(442);每个所述圆片(44)中部均开设有若干个连通间隙(442)的通孔(441);每个所述圆片(44)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光催化剂层(443);所述圆片安装腔(422)内壁上围绕转轴(41)轴线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紫外灯(45),所述紫外灯(45)与转轴(41)轴线平行;所述圆片安装腔(422)内壁上开设有流出孔(47);所述转轴(41)的一端伸出壳体(49)外并且该端部上传动连接有驱动转轴(41)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片安装腔(422)内壁上围绕壳体(49)轴线开设有凹槽(452),所述凹槽(452)中设置有圆弧形的透明罩(451),所述透明罩(451)外表面与圆片安装腔(422)内壁平齐;每个所述紫外灯(45)均设置在透明罩(45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斯拉涡轮旋转组件还包括同轴固设在转轴(41)上的空心轴(43);若干个所述圆片(44)均同轴固设在空心轴(43)上;所述空心轴(43)的一端伸出尾气空腔(421)中并且该端部上设置有螺纹状凸部(46);在所述空心轴(43)正转时,所述螺纹状凸部(46)产生一个由尾气空腔(421)朝向圆片安装腔(422)方向的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9)内壁上设置有防腐层(4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反应器(3)与尾气处理器(4)之间设置有混合气体缓冲瓶(32),所述混合气体缓冲瓶(32)尾气进气端与洗涤剂反应器(3)排气端相连,所述混合气体缓冲瓶(32)混合气体排气端与流入孔(4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供应元件包括氧气瓶(9),所述氧气瓶(9)排气端连接有氧气输气泵(91)进气端,所述氧气输气泵(91)排气端与混合气体缓冲瓶(32)氧气进气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与蒸发器(2)之间依次连接有流量控制阀(11)和止回阀(12);所述蒸发器(2)中设置有尾气缓冲瓶(21),所述尾气缓冲瓶(21)进气端与止回阀(12)排气端相连,所述尾气缓冲瓶(21)排气端连接有旁通阀(23)进气端;所述旁通阀(23)排气端与洗涤剂反应器(3)尾气进气端相连;所述尾气缓冲瓶(21)上环绕设置有螺旋导管(22),所述螺旋导管(22)一端连接在尾气缓冲瓶(21)底部,所述螺旋导管(22)另一端连接在尾气缓冲瓶(21)顶部;所述螺旋导管(22)内设置有气泵(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54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