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动下沉式铰链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0866.6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戴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和精工汽车配件(太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6;E05D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颜盈静 |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 下沉 铰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下沉式铰链,它包括:固定叶板,与固定叶板连接在一起的活动叶板,所述的固定叶板上设有通孔,位于活动叶板上的连接孔内设有衬套,该铰链解决了传统铰链由于没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且发动机盖铰链区域存在硬点,极易在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对行人头部造成伤害的问题,防止机盖和行人发生直接硬接触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保护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被动下沉式铰链。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也愈发频繁,为此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调查结果表明:行人与车辆的碰撞过程中50%以上是与轿车相撞,而交通事故中头部碰撞伤害的发生率高达54%。当行人与车辆前部发生碰撞,多数事故为行人与汽车碰撞后再与发动机盖发生碰撞导致头部重伤甚至致命。传统铰链由于没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且发动机盖铰链区域存在硬点,极易在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对行人头部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目前,市场上主动弹起式前机盖铰链是由一个旋转机构实现在整车碰撞时,将汽车前机盖末端抬升一定高度,达到行人保护功能,采用上述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产品结构复杂、配件数量多、重量重;2、产品组装工艺复杂、组装工序多;3、产品使用具有局限性:要求机罩铰链两个安装面朝向必须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被动下沉式铰链,解决了传统铰链由于没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且发动机盖铰链区域存在硬点,极易在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对行人头部造成伤害的问题,防止机盖和行人发生直接硬接触的情况发生。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被动下沉式铰链,它包括:固定叶板,与固定叶板连接在一起的活动叶板,所述的固定叶板上设有通孔,位于活动叶板上的连接孔内设有衬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通过销轴依次穿过带有衬套的活动叶板、通孔和垫片将固定叶板和活动叶板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通孔位于固定叶板的上部,在发生碰撞时,使机盖沿着孔的方向下沉,并且在下方时不会铰链分离,与设计在下方相比的优势在于,设计在下方怎么用在Y向安装的铰链,而设计在铆接位置可以满足铰链不管是Y向组装还是Z向组装度可以实现被动下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活动叶板与机盖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固定叶板与与车架相连。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被动下沉式铰链,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相对主动弹起式铰链,结构、以及工艺简单,成本减少;
2、可以实现在高度向和纵向被动下沉;
3、通过将孔设置在固定叶板的上半部,解决了传统铰链由于没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且发动机盖铰链区域存在硬点,极易在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对行人头部造成伤害的问题;
4、防止机盖和行人发生直接硬接触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被动下沉式铰链,它包括:固定叶板1,活动叶板2,通孔3,销轴4,衬套5和垫片6。
固定叶板1上设有通孔3,活动叶板2上的连接孔内设有衬套5,销轴4依次穿过带有衬套5的活动叶板2、通孔3和垫片6将固定叶板1和活动叶板2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和精工汽车配件(太仓)有限公司,未经平和精工汽车配件(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0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膜机
- 下一篇:一种橡胶材料的多滤层环保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