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双向调节高度的支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42346.X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车召勇;邰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17/86 | 分类号: | A47C17/86;A47C2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颜盈静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调节 高度 支撑 机构 应用 电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双向调节高度的支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床,包括上支撑部、调节中部和下支撑部,在所述上支撑部内设有轴杆,在所述调节中部内设有调节轴杆,在所述下支撑部内设有轴套,所述调节轴杆包括正螺纹端和反螺纹端,所述正螺纹端表面的螺纹方向与反螺纹端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轴杆通过内部设置的螺纹与调节轴杆的正螺纹端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轴套通过内部设置的螺纹与调节轴杆的反螺纹端螺纹配合连接,进行高度调整时,旋转调节轴杆,分别驱动轴杆和轴套,使轴杆带动上支撑部向上高度调整,轴套带动下支撑部向下高度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双向调节高度的支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床的床脚均采用金属材质,可调节高度范围较小,且调节高度后的床脚强度下降,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双向调节高度的支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双向调节高度的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部、调节中部和下支撑部,在所述上支撑部内设有轴杆,在所述调节中部内设有调节轴杆,在所述下支撑部内设有轴套,所述调节轴杆包括正螺纹端和反螺纹端,所述正螺纹端表面的螺纹方向与反螺纹端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轴杆通过内部设置的螺纹与调节轴杆的正螺纹端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轴套通过内部设置的螺纹与调节轴杆的反螺纹端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顶部向上延伸形成能与外部机构进行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表面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在所述调节轴杆表面螺纹变化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限位端,所述调节中部内还设有内衬部,调节轴杆通过两侧的限位端与内衬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部纵截面呈H字形结构,包括空心圆柱件和设置在空心圆柱件中部的圆盘件,所述调节轴杆通过两侧的限位端与圆盘件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圆柱件和圆盘件为一体注塑成型得到内衬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部包括对轴杆进行外部支撑保护的上部壳体,所述调节中部包括对调节轴杆和内衬部进行外部支撑保护的调节壳体,所述下支撑部包括对轴套进行外部支撑保护的下部壳体,所述调节壳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内衬部上端对应的壳体一、圆盘件对应的壳体二和内衬部下端对应的壳体三,当支撑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上部壳体的底部套住壳体一,下部壳体的上部套住壳体三。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三外表面设有防滑花纹。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下方的床脚,所述床脚采用上述的可双向调节高度的支撑机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能够实现上下双向调节,采用塑料材质,可调节高度5cm,床脚内部设有内衬,调整床脚高度几乎不影响床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未高度调整床脚示意图;
图2为高度调整床脚示意图;
图3为床脚爆炸示意图;
图4为床脚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内衬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有床脚的常态下的电动床床体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未经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23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