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疾病急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6708.1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可仙;黄平;张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可仙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疾病 急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内科疾病急救装置,至少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过滤层,所述管体至少包括第一管体以及能够沿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且嵌套于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并且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过滤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加气体流动速度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疾病急救装置采用横截面逐渐减小的第一通孔来增加气体的流速,以避免气体在通过过滤层之后速度减慢,导致只有少量的气体进入病人的肺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疾病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疾病以循环系统病变为主,常见的疾病有心绞痛、心肌炎、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患者猝死。心内科危重疾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并且突然,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救护措施,错过治疗时机会对患者的生存、治疗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提高,心内科危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医务人员对于心内科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病人需要急救时,在岗医生记录患者的发病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同时按照危重疾病抢救要求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抢救。首先选择安静的抢救环境,迅速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补充循环总量,抽取血液进行生化检查,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安排心电监护以及专人监护,随时记录患者的情况,一旦患者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综上,当患者因心内科疾病需要抢救时,应首先建立呼吸通道,保持患者的气道畅通。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660081U)公开了一种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装置,包括呼吸罩和吹气管,所述呼吸罩内设置有氧气腔和出气腔,吹气管与氧气腔连通,所述吹气管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弹簧座和牙床护板,弹簧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牙床护板内部设置有吹气过滤层与呼气过滤层,所述牙床护板的前端设置有撑牙套。该实用新型在被用于人工呼吸时,氧气腔中的氧气会随着吹气气流的运动进入到病人肺部,提高抢救效率;吹气管在弹簧作用下弹出的同时可以关闭氧气腔,既可以避免浪费又可以保护病人口腔内的组织;利用吹气过滤层和呼气过滤层可以过滤掉口腔黏液,防止产生双向感染,而且牙床护板将呼吸罩支撑于口腔部位。但是,该专利公开的急救装置尽管提供了两层过滤装置来过滤掉人工呼吸时带来的空腔粘液,却无法有效地屏蔽人工呼吸带来的细菌或者病菌,而且病人呼出的其他很可能被施救者吸入,从而发生交叉感染。而且,设置两层过滤装置后,施救者呼出的气体经过过滤装置后,必不可免的会被减弱,导致只有少量的气体进入病人的肺部,从而无法达到人工呼吸的效果;此外,由于采用单向阀对病人进行通气,病人呼出的废气无法通过送气管排出,因此需要采用移开密封罩的方式来排出废气,不仅费时费力,还不便于携带。在心内科疾病发作时,如果能够快速反应,并建立呼吸通道,那么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将大幅度提高。而该专利提供的急救装置包括呼吸罩和吹气管,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容易延误抢救时间。综上,需要一种不仅便于携带且能够避免交叉感染,还能够使得进入急救装置的气体能够快速大量地进入患者肺部,以提高人工呼吸效果的心内科疾病急救装置。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疾病急救装置,至少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过滤层。所述管体至少包括第一管体以及能够沿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且嵌套于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过滤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加气体流动速度的第一通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按照沿第一管体至第二管体的方向其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横截面较小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层相互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可仙,未经赵可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6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式智能储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