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6225.1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雅樑;方新春;杨吉;陈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5 | 分类号: | B29C48/05;B29C48/32;B29C48/15;B29L31/34 |
代理公司: | 32299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瑞泷;马刚强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材料 流道 环流槽 出料流道 轨道交通 双层共挤 锥形空腔 挤出 外模具 线缆 连通 挤出装置 长腰孔 均匀性 膨大 外壁 成型 开口 申请 | ||
1.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形的本体(1),本体(1)内具有锥形空腔(10),空腔(10)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2),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21)、若干分流道(22)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23),所述主流道(21)上位于出料流道(23)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24);
锥形空腔(10)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11),所述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连通,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流槽(11)具有弧形部分(13),所述弧形部分(13)朝向远离入料口(24)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16),本体入口部分(16)具有内凹部(161),且内凹部(161)对应部分为通孔(14),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外凸部(151),所述外凸部(151)通过通孔(14)伸入本体入口部分(16)内与内凹部(161)形成弧形部分(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滑动块(17)通过若干限位螺钉来调节伸入内凹部(161)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流道(23)为4个,均匀地分布在本体(1)的外壁的周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流槽(11)位于出料流道(23)内的长度不少于1.5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所述滑动块(17)设置在弹簧(18)上。
8.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
所述外模具包括圆台形的本体(1),本体(1)内具有锥形空腔(10),空腔(10)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2),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21)、若干分流道(22)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23),所述主流道(21)上位于出料流道(23)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24);
锥形空腔(10)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11),所述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连通,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位置;
所述内环流槽(11)具有弧形部分(13),所述弧形部分(13)朝向远离入料口(24)的方向;
本体(1)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16),本体入口部分(16)具有内凹部(161),且内凹部(161)对应部分为通孔(14),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外凸部(151),所述外凸部(151)通过通孔(14)伸入本体入口部分(16)内与内凹部(161)形成弧形部分(13);
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滑动块(17)设置在弹簧(18)上,弹簧(18)与弹力传感器连接,锥形空腔(10)的入口和入料口(24)处各设置有一台螺杆挤出机,弹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螺杆挤出机连接,通过弹力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来控制螺杆挤出机的挤出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2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性PVC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PVC薄膜用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