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轨抓捕用空间飞伞及其收纳组件与收纳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13368.X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甄明;杨乐平;朱彦伟;黄涣;张元文;蔡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G4/00 | 分类号: | B64G4/00;B64G1/66 |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捕 空间 及其 收纳 组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轨抓捕用空间飞伞及其收纳组件与收纳方法,该空间飞伞包括牵引质量块、伞绳与伞布,伞绳为由径线、内周线与外周线织成的六边形网状结构;径线构成六边形网状结构的内对角线,外周线为六边形网状结构的外边,内周线平行于外周线且设在两两相邻的径线之间;伞布连接在伞绳的一面上。牵引质量块通过牵引径线带动伞绳,进而带动伞布展开形成大面积的布兜,展开后的柔性空间飞伞对目标体进行包裹抓捕,然后将捕获后的空间目标进行拖曳离轨,提高对不同尺寸空间碎片及废弃卫星抓捕的适用性,避免了空间飞网因网目过大引起的抓捕目标逃逸问题,其折叠收纳工艺简洁、操作简单可靠,避免了空间飞网折叠收纳过程中的网绳缠绕、打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轨抓捕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在轨抓捕用空间飞伞及其收纳组件与收纳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活动的快速增长,大量空间碎片和GEO废弃卫星占据空间轨道,一是增加了空间目标的碰撞概率,直接造成在役航天器的损坏甚至解体,二是占据了有限的轨道资源,特别是GEO轨道资源。太空碎片和GEO废弃卫星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对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空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现有空间碎片和GEO废弃卫星抓捕移除手段主要包括机械钳、机械臂等刚性抓捕手段和空间飞网、空间飞爪、空间飞叉等柔性抓捕手段。但现有刚性抓捕手段抓捕距离有限、对目标状态和抓捕精度要求高、造价成本高,且存在刚性碰撞风险,任务安全度低。柔性抓捕手段抓捕距离远、造价成本低,但空间飞叉和空间飞爪需要特定抓捕位置,抓捕精度要求高、抓捕可靠性低,空间飞网具有较大拦截面积,抓捕精度要求低、适应性好、安全性高。
然而,空间飞网是由细绳编制而成的具有很多网目的拓扑结构,在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时存在网目和网线之间的穿过、缠绕和打结等现象,一是存在折叠收纳工艺复杂、耗时耗力的问题,二是可能造成空间飞网无法正常打开导致任务失败。同时,网目尺寸过大也会存在捕获目标从网目逃逸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空间飞网收纳工艺复杂、无法正常打开导致任务失败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轨抓捕用空间飞伞及其收纳组件与收纳方法,用于在轨抓捕空间碎片和废弃卫星等,提高了对不同尺寸空间碎片及废弃卫星抓捕的适用性,避免了空间飞网因网目过大引起的抓捕目标逃逸问题,提高了抓捕的可靠性,基于空间飞伞的折叠收纳工艺简洁、操作简单可靠,避免了空间飞网折叠收纳过程中的网绳缠绕、打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轨抓捕用空间飞伞,包括牵引质量块、伞绳与伞布,所述伞绳为由径线、内周线与外周线织成的六边形网状结构;
所述径线构成所述六边形网状结构的内对角线,所述外周线为所述六边形网状结构的外边,所述内周线平行于所述外周线且设在两两相邻的所述径线之间;
多根所述径线相交于所述六边形网状结构的中心,所述牵引质量块连接在所述径线的自由端上;
所述伞布连接在所述伞绳的一面上且与每一径线、内周线与外周线固定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布与每一径线、内周线与外周线通过针织缝结方法固定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径线的直径所述外周线的直径所述内周线的直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收纳在轨抓捕用空间飞伞的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仓以及套筒组,所述套筒组包括若干层层套设的套筒,所述收纳仓与套筒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轨抓捕用空间飞伞的收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空间飞伞展开并放置于收纳仓正上方,并将第一层套筒从收纳仓下方插入收纳仓内,其中,在插入第一层套筒过程中同步将空间飞伞中心装入第一层套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