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铝排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43141.2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余小海;陈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波 |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B21D37/00;B21D43/00;B21B1/22;B21B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铝排 制造 工艺 | ||
1.一种铜铝排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铝带铜带放卷、矫平,并用汽油将铝带、铜带表面进行擦拭、清洁,以去除铝带和铜带表面污渍;
S2:将S1中使用汽油擦拭后的铝带和铜带,用钢刷分别对铝带铜带复合表面进行刷拭,进行清洁和去除氧化物;
S3:将清洁和去除氧化物后的铝带和铜带同时进入高纯氮气保护的加热器,并将待复合的金属材料预热至250-300摄氏度,并将经过预热待复合的铝带、铜带在可控气氛保护下同时送入轧机进行大压下量轧制至所需厚度,得到复合后的铜铝排;
S4:将S3中复合后的铜铝排送入退火炉结晶退火,退火炉抽真空状态下,充入高纯氮气,工作压力为0.1Mpa下进行,结晶温度为400摄氏度-450摄氏度,保温2-3小时,后加入铜铝排制造装置内,得到铜铝排;
其中,S4中所使用的铜铝排制造装置包括一个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一个放置机构(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两相对边缘处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的内部对应放置机构(2)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个打孔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3)的内部对应打孔机构(4)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5),所述打孔机构(4)下端的两相反侧壁上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定位机构(6);
所述放置机构(2)包括一块放置块(21),所述放置块(2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放置块(2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放置槽(22),所述放置槽(22)的其中一侧槽壁呈贯穿放置块(21)的对应侧壁设置,所述放置槽(22)的槽底贯穿开设有一个通孔(23),所述通孔(23)的下端孔口呈依次贯穿放置块(21)的下表面与底座(1)设置;
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两块支撑板(31),两块所述支撑板(31)呈对称状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的两相对边缘处,两块所述支撑板(31)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架(32);
所述打孔机构(4)包括一个固定孔(41),所述固定孔(41)贯穿开设在支撑架(32)对应放置块(21)的位置上,所述固定孔(41)的内孔壁上开设有一个环形槽(42),所述环形槽(42)的底端槽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弹簧(43)远离环形槽(42)底端槽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块环形块(44),所述环形块(44)滑动连接在环形槽(42)内,所述环形块(44)的内环壁贯穿环形槽(42)的槽口并延伸至固定孔(41)内且固定套接有一个打孔机(45),所述打孔机(45)的上端贯穿固定孔(41)的上端开口并向上延伸,所述打孔机(45)的下端贯穿固定孔(41)的下端开口并向下延伸;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一个转动槽(51),所述转动槽(51)开设在位于环形槽(42)上方位置的固定孔(41)内孔壁上,所述转动槽(51)的其中因此而槽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杆(52),所述转动杆(52)的其中一端贯穿支撑架(32)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支撑架(32)外,所述转动杆(52)位于支撑架(32)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53),所述转动杆(52)的另一端贯穿转动槽(51)的对应槽壁并延伸至转动槽(51)内,所述转动杆(52)位于转动槽(5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齿轮(54),对应所述齿轮(54)位置的打孔机(45)上端侧壁上呈竖直状固定连接有一个齿条(55),所述齿轮(54)靠近齿条(55)的一端贯穿转动槽(51)的槽口并延伸至固定孔(41)内且与齿条(55)相啮合;
两个所述定位机构(6)均包括一个T型槽(61),两个所述T型槽(61)均呈竖直状开设在打孔机(45)下端位置的相反侧壁上,两个所述T型槽(61)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T型块(62),两块所述T型块(62)相远离的一端均贯穿T型槽(61)的槽口并延伸至打孔机(45)外,两块所述T型块(62)位于打孔机(45)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块压块(63),两个所述T型槽(61)的上端槽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64),两个所述第二弹簧(64)远离T型槽(61)的上端槽壁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块T型块(62)的上表面;所述定位机构(6)还包括冲压头(65),且所述冲压头(65)的侧壁安装有辅助块(651),且所述辅助块(651)的底部两侧均通过第三弹簧(653)安装有挤压块(654),且所述挤压块(654)的顶部抵触推块(652),且所述推块(652)的底部抵触制动块(655),且所述推块(652)的一侧连接第四弹簧(656);
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柱(7);
两块所述T型块(62)位于T型槽(61)内的一端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定位孔(9),两个所述定位孔(9)内均滑动连接有一根定位杆(8),两根所述定位杆(8)的上端均贯穿对应定位孔(9)的上端孔口并向上延伸且固定连接在T型槽(61)的顶端槽壁上,两根所述定位杆(8)的下端均贯穿对应定位孔(9)的下端孔口并向下延伸且固定连接在T型槽(61)的底端槽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弹簧(64)分别套设在位于两根定位杆(8)位于定位孔(9)外的上端杆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波,未经张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31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