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网络架构图自动生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3318.4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傅蕾;武登峰;葛立青;原辉;谢文君;俞华;尹凯;晋涛;吴越;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辅助 设备 监控 系统 网络 架构 自动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网络架构图自动生成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在数据库中建立辅控系统中各类组成对象的网络连接模型;步骤2,根据辅控系统的实际组成在数据库中生成对应的网络连接实例;步骤3,设置各类子系统对应的网络架构图样式模板;步骤4,获取就地模块下接入的各辅控设备的布局信息;步骤5,计算就地模块和辅控计算机的布局信息;步骤6,根据子系统类型选取对应的图样式模板,解析模板选择对应的对象图元进行布局并连线;步骤7,根据对象名称将画面中的对象图元和数据库中的对象ID进行自动关联;步骤8,生成网络架构图并保存画面。本方法可快速自动生成辅控系统的网络架构图,提高现场绘图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辅助设备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网络架构图的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传输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内的消防、门禁、照明、空调、在线监测等辅助设备为变电站及其主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以下简称为辅控系统)包含安全警卫、火灾报警、环境监测、SF6监测、照明控制、在线监测等多个子系统,对系统内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集中采集监视和控制。系统网络架构图展示了系统中各设备的网络拓扑连接关系,主要由辅控计算机、就地模块、监测装置、控制器、各类传感器、探头、风机、空调、电子围栏、门禁等组成。一般按子系统单独组网,辅控计算机集中采集各子系统的信息。
一个典型的辅控子系统网络架构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特点为:1)第一类辅控设备可直接接入就地模块;2)第二类辅控设备需通过监测装置或控制器接入就地模块;3)辅控计算机和各就地模块连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辅控系统的网络架构图由工程人员手工绘制生成,耗时多、效率低、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网络架构图自动生成方法,能够根据辅控系统的网络连接关系自动生成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网络架构图自动生成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在数据库中建立辅助设备监控系统中各类组成对象的网络连接模型;
步骤2,根据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的实际组成在数据库中生成对应的网络连接实例;
步骤3,设置各类子系统对应的网络架构图样式模板;
步骤4,从数据库中依次获取各子系统下组成对象的网络拓扑连接关系;以每个就地模块为初始节点调用深度优先递归算法,得到就地模块下接入的各辅控设备的布局信息;
步骤5,计算就地模块和辅控计算机的布局信息;
步骤6,根据子系统类型选取对应的网络架构图样式模板,解析模板选择对应的对象图元进行布局并连线;
步骤7,根据对象名称将画面中的对象图元和数据库中的对象ID进行自动关联;
步骤8,生成网络架构图并保存画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数据库中组成对象包括:变电站、辅控计算机、子系统、就地模块、监测装置/控制器、各类辅控设备;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定义为:一个变电站包括多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包含至少一个就地模块,各就地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第一类辅控设备直接挂在就地模块下,第二类辅控设备通过监测装置或控制器挂在就地模块下;辅控计算机通过网络和就地模块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组成对象的属性至少包括:对象ID、对象名称、地址、装置类型、网络IP。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网络架构图样式模板用以定制图形可视化的展示效果,包含子系统类别、画布大小、对象布局、对象图元、连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