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讯地址的高效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电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52452.8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虞志文;叶王建;吴文豪;任鹏;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地址 高效 配置 方法 装置 系统 电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地址的高效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电表,该方法包括:当目标终端完成安装时,执行计时操作;当多个目标终端依次完成安装且多个目标终端接入通讯总线后,接收通讯总线上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多个目标终端停止计时操作;将计时参数发送至数据网关;接收所述数据网关配置的通讯地址。通过本发明,在目标终端完成安装,开始计时;当多个目标终端依次完成安装并接入通讯总线后,停止计时,使得每一个目标终端都生成一个有差异的计时参数数据网关根据计时参数的差异,为每一个目标终端配置一个通讯地址,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人为设置终端的通讯地址易错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讯地址的高效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电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智能工厂监控系统建立时,需要对工厂中低压配电房内所有开关的用电数据进行监控,并将所有开关的用电数据传输至集中监控平台,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在每一路开关下安装一个可通讯的智能电表,可通讯智能电表在工作前需要设置对应通讯地址,通常一个低压配电房内智能电表的安装数量都在数百,甚至更多;为实现智能电表数据与其监控的开关一一对应,需要在电表安装完供电后,逐一设置电表的通讯地址,采用这样方式的弊端是:容易产生错误设置;且工作量较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且还需要熟悉智能电表的通讯参数设置的安装人员进行设置,因此,对电表安装人员的要求较高等缺陷。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地址的高效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电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人为设置终端的通讯地址易错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地址的高效配置方法,包括:当目标终端完成安装时,执行计时操作;当多个目标终端依次完成安装且所述多个目标终端接入通讯总线后,接收所述通讯总线上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一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目标终端停止计时操作;将计时参数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其中,所述数据网关用于根据所述计时参数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通讯地址;接收所述数据网关配置的通讯地址。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通讯总线上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一指令还包括:接收通知,其中,所述通知为所述数据网关开始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通讯地址。
可选的,所述将计时参数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停止计时操作,生成所述计时参数,其中,所述计时参数表示所述目标终端开始计时到接收所述第一指令之间的时差;通过所述通讯总线将所述计时参数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数据网关配置的通讯地址包括:在所述数据网关完成配置之后,接收所述数据网关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地址编码以及与所述地址编码关联的第一计时参数。
可选的,在接收所述数据网关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计时参数与所述第一计时参数进行匹配;在所述计时参数与所述第一计时参数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地址编码作为所述目标终端的通讯地址。
可选的,所述执行计时操作包括:通过启动所述目标终端中的内部供电模块为所述计时模块上电;通过所述计时模块执行计时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讯地址的高效配置方法,包括:通过通讯总线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停止计时操作;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计时参数,其中,所述计时参数表示所述目标终端开始计时到接收所述第一指令之间的时差;根据所述计时参数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通讯地址。
可选的,所述通过通讯总线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指令包括:在多个目标终端依次完成安装且所述多个目标终端接入所述通讯总线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其中,所述目标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后,停止计时操作,生成所述计时参数,并将所述计时参数发送至数据网关,所述数据网关设于所述通讯总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2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天线移动结构
- 下一篇:整体叶轮铣削加工工艺参数自学习智能决策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