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9340.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0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海;项亚红;刘操;唐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B79/02;A01C1/00;C05G3/00;A01N43/56;A01N37/50;A01N43/653;A01N47/24;A01P7/04 |
代理公司: | 43238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传贵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生素锌硒肥 维生素 水稻 矿物元素 种子处理 种植 田间管理 发育过程 人体健康 生长代谢 水稻种植 秧苗移栽 秧田整理 微量元素 乳熟期 稻米 多维 浸种 破口 锌硒 施用 收割 播种 施加 补充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秧田整理;(2)种子处理,(3)播种;(4)秧苗移栽;(5)田间管理;(6)施加维生素锌硒肥;(7)收割。本发明的种植方法步骤设计合理,在种子处理时用维生素锌硒肥浸种,并于水稻破口期和乳熟期各施用1次维生素锌硒肥,能够显著促进水稻充分吸收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所种植出的水稻硒含量高稻米中硒、锌、钙、镁、锰等矿物元素和维生素B1、B2、B6含量明显增加,能够补充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有益于保证人体健康,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50%。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2996万公顷,分布区域辽阔。由于粮食压力等历史原因,我国水稻生产过去以高产为目标,对稻米中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的重视程度较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粮食作物的内在品质、营养价值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食用安全、功能化的营养保健大米已成为当今人们的迫切需要。目前关于富硒水稻种植方法的专利较多,但未见多维锌硒水稻,尤其是能提高水稻中维生素含量的种植方法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维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目前国人膳食结构中存在的严重缺乏维生素B2和钙,普遍缺乏维生素B1、B6和铁、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状况,利用本发明方法种植的水稻营养全面,有益于保证人体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维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秧田整理: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秧田,清除秧田地表杂草和碎石,深耕土壤,每亩秧田施加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
(2)种子处理:浸种前于晴天将水稻种子翻晒2-3h,用40%强氯精500倍液浸种10-12h进行消毒,用清水洗种后用维生素锌硒肥2000-3000倍液浸种,直至种子吸足水分、无硬芯即可,然后采用少浸多露法让其破胸出芽,即得待播稻种;所述维生素锌硒肥中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维生素25-35份、硒肥15-20份、锌硼镁肥35-50份、复硝酚钠4-5份和柠檬酸5份;
(3)播种:播种前厢面湿润不见明水,于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将所述待播稻种播于秧田中;
(4)秧苗移栽:秧龄25-30d时移栽至大田中,移栽前3-5d于秧田喷施一次农用链霉素600-1000倍液和甲维盐微乳剂500-750倍液,移栽前5-7d于大田中每亩施加富硒生物有机肥30-50kg和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作为底肥;
(5)田间管理:于移栽后5-7d每亩追施尿素5-7.5kg和复合肥10-15kg作为分蘖肥,分蘖末期进行晒田处理;晒田复水后施钾肥5-7.5kg作为壮苞肥;每30-45亩田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在分蘖末期、破口抽穗期各施用一次病虫防治药剂,分蘖末期:每亩5%氯虫苯甲酰胺40ml+23%醚菌酯.氟环唑+80%烯啶吡蚜酮10g;破口抽穗期:每亩5%氯虫苯甲酰胺40ml+23%醚菌酯.氟环唑+9%吡唑醚菌酯60ml+80%烯啶吡蚜酮10g;结合施用叶面营养肥;
(6)施加维生素锌硒肥:于水稻破口期和乳熟期各施用1次维生素锌硒肥,每次每亩施用40-45g,稀释至700-800倍液施用;
(7)收割:稻谷成熟后,于晴朗天气收割,干燥储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深耕的深度为20-25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维生素锌硒肥中的维生素为VB1、VB2、VB6、VB12和V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增产型BB肥的肥效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毒甘薯大棚内立体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