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柔韧高导电导热性柔性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59818.X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7/06;C23C14/20;C23C14/48;C23C14/02;C23C16/02;C23C16/06;H05K1/03;H05K3/02;C08L7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韧 导电 导热性 柔性 基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超柔韧高导电导热性柔性基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聚酰亚胺薄膜碳化黑铅化处理,并对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掺杂纳米金属,进行离子注入和离子交换;S2、在经步骤S1后得到的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照射改性处理,形成异形表面层;S3、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在所述异形表面层上形成金属导体层,得到超柔韧高延展性高导电导热性柔性基材。本方法能够得到具有超柔韧、高延展性、高导电性、高导热率、高频性能的C‑C‑FPC、C‑C‑COF或C‑C‑FCCL柔性电路基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线路板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柔韧高导电导热性柔性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伴随着手机柔性屏应用,柔性电子技术是未来热门的集成技术。柔性印制电路应用的柔性电子基材FCCL正面临着新的挑战。5G应用的发展颠覆性改变传统通讯器件,促使新型柔性电子材料出现,以满足高温、高压、高频、高速、高密度、低功耗的要求。传统柔性电子材料正在面临变革。
柔性电子材料包括柔性印制电路FPC、COF,基体材料FCCL,广泛来讲,包括电子元器件连接、器件集成基板、半导体封装基板领域。由于其突出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弯曲抗疲劳性,电子物理性优良,尺寸稳定,促使电子工业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机芯与线路连接,芯片封装在柔性基板上,器件与开关连接,处处皆有其用武之地,柔性FCCL承担着所有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等挠性电路领域的工作,是在导电连接、机械强度弯曲、器件绝缘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性材料。
柔性电子材料FCCL是柔性印制电路板(FPC/COF)电路加工基板,有无胶粘剂,FCCL称为二层法柔性覆铜板(2L-FCCL),主要用于高端FPC及COF封装基板(英文为Chip OnFlex/Chip On Film),三层法涂布在聚酰亚胺薄膜上,用粘胶剂与铜箔复合成基板,称为覆合铜板,还有一种溅射法,在聚酰亚胺薄膜上电镀镀铜层,但其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容易短路、环保问题严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柔韧高导电导热性柔性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柔韧高导电导热性柔性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聚酰亚胺薄膜碳化黑铅化处理,并对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掺杂纳米金属,进行离子注入和离子交换;
S2、在经步骤S1后得到的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照射改性处理,形成异形表面层;
S3、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在所述异形表面层上形成金属导体层,得到超柔韧高延展性高导电导热性柔性基材。
进一步地:
步骤S1中,掺杂过渡纳米金属,优选自第VIII族钴、镍、钌、镧,优选地,所述纳米为2000纳米和400纳米混合;优选地,形成材料表面上层的纳米金属为钴,表面下层的纳米金属为镍,更优选地,表面下层厚度为500nm。
步骤S1中,在碳化黑铅化处理时混合使用三种保护气体N、Ar、Ne中的两种以上,优选在碳化时混合使用N、Ar各50%,优选在黑铅化时混合使用Ar、Ne各50%;优选地,在50Kpa气压下随保护气体掺入纳米金属。
在步骤S1前,还包括制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如下步骤:
S01、将含有苯基的酐与二胺杂化得到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前驱体;
S02、使用所述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前驱体制备聚酰亚胺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9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