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除大型铸钢件无损检测缺陷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9737.7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5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琴;施立勇;胡文广;郑德明;杨钧;杨德生;沈阳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智能创新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3/08;B23C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大型 铸钢件 无损 检测 缺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除大型铸钢件无损检测缺陷的方法及装置,首先人工对铸钢件进行无损检测,确定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并做好标识,第二,将无损检测确定的不同缺陷信息输入机器人,机器人根据标识寻位,然后调用对应缺陷的坡口标准数据库,进行缺陷切削去除,直至缺陷清楚干净,进入下一补焊工序。采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减小无损检测次数,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根据标准坡口的大小形状以及所用焊材密度精确,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每个补焊坡口需要焊锡的质量,可以合理采购焊锡,避免焊锡的浪费,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有效消除噪音、粉尘和弧光,将粉尘变为可回收的钢屑,改善清理环境。在清缺表面保留铸件原有组织和成分,提高焊补的成功率,减少废品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钢件缺陷清除领域,具体为一种清除大型铸钢件无损检测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铸钢件在生产过程中常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铸造缺陷,常见的缺陷形式有:气孔、缩松、缩孔、裂纹等,这些缺陷会影响铸钢件的结构性能和产品质量。因此,按技术要求,铸钢件产品一般需要进行无损检测,找出缺陷位置并对其进行清除并焊补。常见的无损检测有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多种形式,找出缺陷位置并对缺陷所在位置做好标记,记录各缺陷的大小以及其所处铸钢件内部的深度,其后根据标记的情况对缺陷部位进行清除,进行焊补,完成铸钢件的缺陷处理。现有大型铸钢件缺陷的清除方式主要用碳弧气刨的方式清除缺陷,再通过人工打磨,进行探伤,确认缺陷的清除,形成焊补坡口。碳弧气刨是利用碳极和金属之间产生的高温电弧,把金属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同时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气流把这些熔化金属吹掉,从而实现对金属母材进行刨削和切割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采用碳弧气刨的方式具有以下缺点。第一:在操作中会产生较大噪音、粉尘和弧光,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没有更好的方法降低噪音和粉尘,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若防护不当,会产生职业性耳聋和尘肺病。第二:人工根据无损检测记录进行消缺,无法做到准确消缺,产生无效清缺或过度清缺,人为加大工作量。第三:碳弧气刨会对铸件表面形成增碳层,在后期打磨中没有完全去除,会引起后期补焊产生裂纹等缺陷,导致补焊失败,或形成缺陷暴露在后期加工面,可能引起产品的报废。
因此,传统方式的无损检测缺陷的方式不适用大批量的大型铸钢件,需发明一种新的大型铸钢件无损检测缺陷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除大型铸钢件无损检测缺陷的方法及装置,有效消除噪音、粉尘和弧光,将粉尘变为可回收的钢屑,改善清理环境。解决了清理工人的人力资源瓶颈问题。在清缺表面保留铸件原有组织和成分,提高焊补的成果率,减少废品损失。精确定位,清缺准确,有效避免无效清缺和过度清缺,减少清缺过程的探伤工序,有效降低焊补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清除大型铸钢件无损检测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铸钢件放置在工作台上,人工对铸钢件进行无损检测,确定缺陷位置的大小形状并标识;
步骤2:将无损检测到的缺陷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存储;
步骤3:计算机根据各个缺陷信息调用标准库里对应的切削坡口;
步骤4:计算机将对应的各个标准坡口程序导入到机器人手臂内,机器人手臂自动依据缺陷部位标识系统自动寻位,并根据标准坡口程序对缺陷进行依次切削;
步骤5:机器人手臂沿着缺陷的轨迹前进,从而带动机器人手臂上的恒力铣削系统沿着缺陷表面进行切削运动;
步骤6:恒力铣削系统自动对消缺部位形成焊补坡口;
步骤7:根据对应的标准坡口以及所用焊材密度可以计算出所需焊材数量。为下一补焊工序做好准备。
一种清除大型铸钢件无损检测缺陷的装置,包括机器人手臂和恒力切削装置,所述机器人手臂上设置有所述恒力切削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智能创新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智能创新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9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