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土壤保水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40735.5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6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叶树强;王青峰;毛中伟;付华军;熊成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森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11344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谌杰君;黄河 |
| 地址: | 51054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申请 土壤污染 有机肥料 复合微量元素 复合氨基酸 复合微生物 安全环保 发酵产物 固体形态 环境友好 农田土壤 玉米秸秆 作物需求 保水剂 草木灰 发酵物 无残留 烟骨粉 重量份 土壤 保水 制备 生产工艺 应用 肥料 分解 购买 开发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土壤保水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0~300份玉米秸秆、100‑200份的烟骨粉、15‑30份草木灰、10~25份复合氨基酸发酵物、10份中复合微量元素片和5‑20份复合微生物发酵产物。本申请的肥料易于生产和应用,本申请生产工艺较简单,保水剂为固体形态,有利于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价格便宜,本发明所需要原料方便易得在各处都可购买,成本低廉;安全环保无残留,本申请采取的原料,施用于土壤后能够完全分解,不仅能够保持土壤水分含量,还能提供作物需求水分和对环境友好,并不造土壤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土壤保水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干旱缺水和土壤退化是制约全球农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保水剂被称为继化肥、农药、地膜之后全球农业的第四次新技术革命,在农业上被誉为微型水库。干旱灾害在我国各地频繁发生,因此发展旱作节水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69年,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NRRC)首先研制出保水剂,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用于玉米、大豆种子涂层、树苗移栽等方面作为“改善水分状况的重要工具”在西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研制保水剂并且应用于农林生产,在飞播造林、种草、苗木蘸根移栽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每年保水剂的需求量大,生产能力小,供不应求。
目前市场是的保水剂大多是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其三维网络结构中含有大量亲水基团,使其能吸收并保持自身质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从而保水节水。但此类保水剂使用效果单一,不具备肥料特性,仅能保水节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的农田土壤保水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农田土壤保水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0~300份玉米秸秆、100-200份的烟骨粉、15-30份草木灰、10~25份复合氨基酸发酵物、10份中复合微量元素片和5-20份复合微生物发酵产物。
作为优选,复合微生物发酵产物,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LB培养基的一种或者几种作为培养液,将含有乳酸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剂按照2: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放入培养液内进行发酵,获得最终的微生物发酵产物,其中乳酸菌≥2.0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1.0亿/g、枯草芽孢杆菌≥1.0亿/g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氨基酸发酵物,以各种海鱼加工厂下脚料、蒸煮浆水为原料,经发酵、酸碱水解处理后,喷雾干燥加工而成,全部氨基酸总量大于65.0%。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量元素片含有硫、钙、镁、硼、锌、铁、钼七类微量元素,其中硫钙镁总含量≥22%;硼锌铁钼总含量≥22%。
作为优选,第二步中,枯草芽孢培养条件为:30-35℃,PH在6.5-7.0;解淀粉芽孢培养条件为::28-30℃,PH在6.0-6.5,乳酸菌培养条件为:25~30℃、PH 4.5~5.5。
作为优选,所述玉米秸秆粉碎为直径0.5~1.0cm以下的碎末;
所述烟骨粉中有机质含量为40~60%;
所述草木灰为水稻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含钾8~10%,pH7.5~8.0之间。
一种农田土壤保水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森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森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