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06740.4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2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童浩;缪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H01L21/66 |
| 代理公司: | 42224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材料 接触界面 晶化 绝缘介质层 相变材料层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调控 选材 工艺制备过程 绝缘介质材料 电极材料 厚度减小 界面接触 界面效应 器件性能 电极 覆盖层 本征 改性 环节 | ||
1.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相变材料层厚度减小到20nm以下时,利用相变材料具有的多个接触界面,所述接触界面包括相变材料层分别与一对电极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绝缘介质层的接触界面,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选材自不同的电极材料,同时通过所述绝缘介质层选材自不同的绝缘介质材料,在同一结构中主动在多个不同的接触界面上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进行调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选材自惰性电极或活性电极,同时通过所述绝缘介质层选材自不同的绝缘介质材料,在同一结构中主动在多个不同的接触界面上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进行调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选材自不同的电极材料,同时通过所述绝缘介质层选材自氮氧化物或非氮氧化物,在同一结构中主动在多个不同的接触界面上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进行调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使用惰性电极,主动降低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
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使用活性电极,主动减少其他接触界面上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降低或提高的程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绝缘介质层使用氮氧化物,主动降低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
或者,
通过所述绝缘介质层使用非氮氧化物,主动提高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测试确定不同的电极材料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的调控趋势;
测试确定不同的绝缘介质材料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的调控趋势;
当设计晶化阈值较相变材料本征阈值更高或更低的器件时,根据该调控趋势,选用相应的电极材料或绝缘介质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测试确定不同的电极材料组合不同的绝缘介质材料时,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的整体调控趋势;
当设计晶化阈值较相变材料本征阈值更高或更低的器件时,根据该调控趋势,选用相应的电极材料和绝缘介质材料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覆盖层的界面效应调控相变材料晶化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测试确定不同的电极材料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的调控趋势的步骤包括:
S1、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选用不同的电极材料;
S2、中间相变材料选用不同的厚度,其中包括20nm以下的若干厚度组,以及大于20nm的对比厚度组,用于反映相应相变材料的本征阈值;
S3、针对每一种电极材料、不同相变材料厚度的组合,进行拉曼散射测试,获得相应的拉曼光谱图;
S4、将20nm以下的其他厚度组与对比厚度组的拉曼光谱图对比,判断出电极材料对相变材料的晶化阈值的调控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67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